昭五行属什么的?

水上松水上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昭,日明也”、“照,上下照也”。 段玉裁注解说,“会意,从日召聲";而“召”的本义就是照亮。 所以,这个字的本义就是指太阳光照耀得特别明亮。那么可以推知这个词的引申义有二:其一是光明,像“昭昭之如露晞兮”这样的句子中的“昭”,都是指光照的意思(当然,在现代汉语里,这种用法已经很少了);其二是指明显,显著,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所以才有“昭然”和“昭著”两个词,分别相当于现在的明显和显耀的意思。

2.五行里的“火”与“日”是一组同源词。许慎认为“火”是“太阳之气”。火有温暖照耀的特性,也有猛烈暴躁的特性,前者称为炎,后者称为烈。所以火的这一特性就分化出两个概念,火是光明和温暖,而焰则是炎热暴烈。 “光”也是“日气”的意思。“明”则进一步说明了光是太阳发出的,强调太阳照耀的力量,也就是明亮的意思。

3.《诗经·大雅·韩奕》中有“王谓尹氏,命召虎戍于成周”一句,其中“戍”作动词用,意思是镇守防守的意思。而在《诗经·小雅·六月》中还有“戎车既饬,四牡业业”的句子,“戎车”就是战车的意思,“饬”作动词讲,这里是指准备好战车。两相对比,可知这里的“戍”和“饬”是一个意思,都表示做好准备,迎接挑战。可见这两个词都与“火”有关。

其实“火”本身也是一个表示备战状态的象形字。它本来写作“或”,甲骨文中作如下形状: 这个字形像一个人跪在地上举着一根棍子,实际上是在表达人拿着武器正在准备战斗的样子。金文中将这个人简化成了个十字,然后又在上面添加了表示火焰的符号,于是就变成了我们看到的“火”的象形字。 许慎以为“火”指的是太阳之气,是因为他不知道战争也是一种激烈的运动,它的速度和力量都跟燃烧类似,所以才将它归于“火”的范围之中。 其实,在古代,“火”主要是一种生产手段而不是一种运动形态,人们经常用火来照明、烹煮或者取暖,但是火并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并不具有自然的属性,也就是说它不是风、云一类的自然物的范畴,而是属于人的活动能力的范畴,所以在古代的语言系统中,通常把那些需要付出努力的事业都称之为“火”——这就是“烽火连三月”的“火”和“火山”的“火',以及“火中取栗”的那个“火”的原初含义——后来这些词汇被赋予新的意义后,才逐渐脱离了它们的原初含义。

综上可见,“火”最初应该是一种用来比喻人的某种积极活动的概念,而且往往用于军事领域。比如《国语·晋语》中就有一句话说“晋阳之存亡在秦火”,韦昭注解释为“言火秦晋之交也。”这句话的大意为,秦国如果焚烧晋国的疆界,晋国就会灭亡。之所以要这样解释,就是因为韦昭已经知道火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可能拿来形容军事行动,于是只好给“火”附会成一个地理名词——这也正是古人所理解的“火”的基本特征。 在古人的心目中,既然“火”是用来表示军事行动的,那么就表明它是一种剧烈且迅速的运动状态,而这种运动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光明的能量,同时因为它的炽热,还象征着力量。

4.综上所述可推测昭的本意是太阳发出的光芒极其强烈耀眼的一种状态,引申为明显的,显著的,光明,光辉的意思。 根据上面的分析也可得知昭的五行属性应为火。 5.我比较赞同李老师的答案,但补充一点,按李老师的说法,昭的属性应该是土,火生土啊!哈哈

乌琬歆乌琬歆优质答主

“五行”是古人创造的概念,以说明世界万物之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其中土代表的是中央和大地;金代表的是西方的金属矿类或器物——斧头、铲子之类。木代表的是东方(草木茂盛之地);火代表南方(阳光照射最烈的地方);水代表北方(冰天雪地之处);而“山”代表的则是西南方向的山林(在《易》卦中为山地剥卦的位置)。这些方位上的东西都是自然界存在的实物形象。 而“人”这个字,在古代的甲骨文中,其形体就是一个人站在中间(人的立像)……这暗示了人类处在天地之间,而且是居于中央的。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人中”来表示人体的“腹部”部位,用“中心”来描述人体内部的中轴线和心脏的所在位置等。

古代的某些文字学家认为“山”与“川”——也就是山脉与河流,它们也是两个不同方向的五行相生的顺序,即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水又生木。后人就把这种五行相生的方式称为“流水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