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五行什么属性?
“粿”字在《康熙字典》里的解释如下: “粿”字在台湾地区新编纂的《广韵》中的解释如下: 上面两条出处说明,“粿”字的字形来自于“谷”;而“谷”字之形,又源自“榖”。
“穀”(gǔ)字在台湾国校教材《字源字海》中,关于造字理据的解释如下: 所以从造字理据上看,“穀/谷”和“菓”都是会意字。 而在现代汉字系统中,因为“穀/谷”字作为粮食的常用义项已很少用,所以“穀/谷”字都被简化成了“谷”,并归入米部(现在的通用系统把“谷”字归到了部首目录的“米”部下)。
至于“菓”字头下的各字,除了“核”以外,都是在形容果实之义,所以“菓”字的本意应该是“果实的总称”。 而“果”是象形字,从“果”的字,本义都与果子相关。如:
“裸”字从“果”,表示果实外皮没有果皮包裹。
“裸”字在本义基础上再衍生出“光着身体,一丝不挂”的意思。
“杲”字从“果”,表示日出时光亮灿烂的样子。
“果”、“裸”、“杲”都属艮部。
“核”字从“果”,特指果实中由子房内壁发育而成的坚硬胚珠。 以上诸字,除“核”之外,现在大都只保留了一个表义的功用——作为一个单独的字符号来标记读音。其中“裸”字还被进一步用作形容词,表示“赤条条,无遮无拦”。
“核”字作为名词使用,还特指南方地区的一种干果。这种果子,据说“其色橙黄而有光泽,其核如大豆而小,其形长而不尖,熟时易剥,味酸甘”,这种果子叫“橄榄”或“青榄”。 以上说的是“菓”字的本义。但是,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词语用法是有不同的,一个词语在古代可以做谓语,到现代却可能只能做定语或者补语了。
所以从本义推导出来的含义,未必就是这个词今天的确切的含义。以“菓”为例,今天它只用来指一种水果,而它本身的含义远远比这丰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