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在五行中属什么?
《说文解字》中说“从又,之省声”,因此我们首先可以知道的是之是一个形声字的,它是由声符和意符两部分组成的(当然在古代的字书里往往没有意符的说法);其次,我们知道它是从又的,那么为什么之是又的左半边呢? 《说文解字》中有这样一段话解释这个问题的:“凡手之属皆从手。”就是说凡是手上所有的结构都属于手的部族。于是乎我们从甲骨文中找到了手的形状: 从金文中能找到更清晰的图样了,但是也能看出跟手的区别不大来——不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之前的手字都是象形的而不需要像指事一样的再添加意符的原因了。 在之的意符部分能清楚地看到其是从手发展而来,而声符呢?虽然之简化成了Zi/zhi(注意这里我用的都是简化字,因为之在现代汉语里是单用而不参与构词的,而古代是有非简化的之的),但其实原版的之的右半部分是个“止”字! 这个“止”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先看看甲骨文的“止”: 金文的“止”: 小篆的“止”: 现在大家是不是恍然大悟了呢?之所以之的右边变成这样一个“止”其实就是因为在“之”的发展过程中,声符“止”省略掉了意符“趾”的部分然后发展到了今时的样子罢了…… 所以之在五行中应该算作木吧~ 附一个有趣的细节: 甲骨文在表示“去”、“到”等意思时往往会使用一种字形,如图: 这跟今天的“之”是很像的,而且由于甲骨文是“象形文字”——事实上所有古代的汉字都可以说是象形文字,所以基本上我们只要看到了这种字形就可以确定它就是“之”(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无疑了。 但是很奇怪的事情出现了……
上面的图中我们看到两个“止”都画在了手的一侧,这倒是符合之前的论述,但另一个问题出现了——上边那个“止”明明是脚的一部分呀!怎么跑到手指边去了?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问题:古人是如何区分左右脚的呀?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自己百度一下哦~总之结论就是,他们根本不区分左右脚的!他们的双脚被统称为“足”——而这个“足”其实是兼有双足的含义在内的! 所以说,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要区分左脚右脚什么的,而是将手脚一起作为“足”来对待的。所以在表示“到某地去”的意思时,他们将一只脚画在手的一侧然后将另一只脚也画出来也就理所当然啦~ 而这样的写法一直延续至今就成了现在的“之”的样子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