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五行属什么的?

祁文泉祁文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按地支划分,东方为甲乙东方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易林》中解释“震”卦说:“震,一也。阴阳和合,乃得成物,万物虽分各有所主,故曰一。东家之男,西家之女,必有斗讼。”这是以震为东的说法。可见汉初的易学著作已经用“震”来代表东西方位中的“东”了。至于为什么用震呢?这是因为八卦的方位是由八方上的八种自然现象决定的。

东、南、西北三方的天气现象分别为雷、风、雪,而震是雷,巽是风,乾是雪,所以取这三个卦代表的方位即为东方、南方和西北方。

又据《易纬·乾凿度》所记,虞翻在解释“复”爻辞时曾云:“震在东,故曰‘帝出震’。”这里所谓的“震”指的就是八卦中的震卦。由此可知,至少是在汉代中期以前,人们普遍已经用“震”来表示东,而且也用它来代表整个东方了。因此当曹操想从东方兴师伐吴的时候,就说要“西临荆土”(《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将他的军队喻之为“东燕”大军(同上《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了。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用“震”为东呢? 这个问题似乎与“东”字的起源有直接关系。 据甲骨文研究专家钟柏生先生著述,最早的“东”字像一个人面向左、背向前,双手举过头顶的样子[1]39-40。这个象形文字被考古学家认为是早期的“東”或“動”字,并认为其造字本义为“人自正面面向右、背向前,两手高举过头,作行进状”。不过这种原始“东”字的读音可能已经被后来的“东”取代了。

关于“动”字的造字原理,古文字学者多认为其为会意字。比如杨树达先生在《汉文字典》中说此字像人“正立而前行也”“盖谓人行之时必前后动,故名前行为动”[2]598;又如郭沫若先生说:“这一字形像是人在行进中所看到的左右两面情形。左边的人像面左而立的人,右边的人像正在前进的人,两像相向排列着。”[3]67这些论述都是就“东”和“动”的形体来看待它们的构形的。然而钟柏生先生的专著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以自己多年研究甲骨文的成果对“东”、“动”等早期汉字作了重新释义,进而推断上述两个字形并非指人或行进,而是指打雷时的景象——左侧的一横象征天,上面的一点象征闪电,下面的一点象征雨点,右侧的“又”则应理解为雷击时发出的声音。如此说来,这两个字的意思便是“天击雷声”,它们也就成了“震”的本字。

以上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细加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人行进”还是“天击雷声”,都与今天的“东”无关。既然古人创造“东”的初衷不是为了表达它的现实含义,那它又是什么意思?难道仅仅是古人随意地拿一个已不用的字充当今天“东”的角色吗?

这倒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历史故事。东汉初年王莽篡位改朝换代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功绩,他将全国划分为十一州,每一州的名称都取自古代的著名地名或国名,其中青州的“青州”二字就是由“青阳”两字演变而成。

当时人们都不明白“青州”的“青”为何意?因为古时的青与今不同,所谓“秦以为碧,汉以后以为青”(见《说文解字》)。其实这里的“青”乃是古人借用了东字的本义——“天击雷声”——用来表示春季的象征色。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东字的由来。 我们今天所说的“东”实际上是上古时期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的延续和发展。

楼曦明楼曦明优质答主

五行有“木火土金水”,所以对应颜色是青红橙黄白蓝灰黑等色; 八卦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八个方位(东北西南西北东南),与八卦相对应的便是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了~ 所以题主可以看看自己的八字对应的卦象是哪一位的,便知道哪一属性旺自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