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五行属什么的?
汉字“漫”,金文作图1,小篆作图2、3;隶书(左图)、楷书字形上承小篆,隶变后楷书写作“漫”。 《说文》:“漫,水渍也。从水,曼声。”段玉裁注“渍者,没也”。意为浸湿、沾染的意思。因此“漫”的本义为沾湿,引申出淹没之意,又引申指充溢。 “漫”在现代汉语中有四个义项[6]:①指水过满,往外流;②形容广阔而平缓;③漫谈,不正式的谈话;④放纵,随便。 这四项义的源头均可追溯到它的本义——沾湿、浸泡:
一、作为动词,表示被水浸湿。如: ①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作为形容词,有浸湿意,又有覆盖、弥漫之义。可解释为“遍布”“布满”等义。 三、用作名词,多具有被动意味。有浸湿之物或情况,也有充满的情况。 四、“漫”由被动用法逐渐发展为主动用法,进而发展出了大量的副词词性修饰语。这些副词词性修饰语主要表动作的动态程度和范围大小:
①漫天:极言遍及天空,强调空间广博;
②漫地:极言地面皆覆盖着,强调面积大;
③漫漫:形容道路漫长;
④漫山遍野:形容到处都有,形容数量多;
⑤漫不经心:形容态度散漫随意,漫:随意。 五、根据动词“漫”的意义可以引申出如下动词意义: ①淹没:漫淹三载,方得渡河;(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②蔓延:野火尚能烧草木,顽石何处更生苔?(元·王实甫《西相记》第四本第二折)
③漫延:瘟疫在城里漫延开来 六、根据形容词“漫”的意义可以引申出如下形容词意义:
①弥漫:烽火连八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②漫漶:岁月匆匆人易老,往事悠悠墨难磨……(李娟《阿勒泰的角落》)
七、根据名词“漫”的意义引申出的动词和形容词主要有以下两个来源:
①由于“漫”是浸泡在水里,所以由此引申为水流满,引申到江河湖海里的流水状态,再进一步引申为宽阔无边;
②将“漫”当浸泡解,“遍”通“徧”,即遍体、全身都浸泡在水中,从而引申为遍及、遍布的含义。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漫”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其字形结构与含义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联系。 从古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漫”字的形体变化体现了汉字的造字理据,并且这种造字特点一直贯穿于整个汉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