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字五行属性属什么?
《康熙字典》记载,“蓉”字的偏旁“艹”对应五行为木。《辞海》亦载,“蓉”字偏旁为“艹”,属草本植物。但最新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却认为“蓉”字的偏旁是“王”,因此属土。那么,究竟是“木”还是“土”呢?下面将分别进行讨论。 首先来看“蓉”字的字形演变。 “蓉”初文见于金文,形如从“艸”的“容”。小篆和隶书进一步简化了文字形状。秦朝统一文字后,小篆的样式得到保障,成为汉字正字法的基础。汉简、汉碑中的隶书多承自小篆,而西汉早期的帛书则多有异形,“蓉”字一般作“”,其中“艸”的字形与“容”相似;东汉时期开始,“蓉”渐趋统一。现代规范汉字沿袭了东汉的字形。
可见,秦一统天下后(前221年),汉字“蓉”的字形已经较为固定,偏旁应为“艸”。而在秦统一之前,“蓉”字形体变化较大且各部位笔画数并不一致。也就是说在战国中后期到西汉这一千多年时间里,“蓉”字的字形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时社会用字惯例的影响。而战国末期的《睡虎地秦简·田律》已明确记载了秦国“燔诗书而明法令”,汉代司马迁所言“史记,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尊礼,布德施惠……焚诗书而明法令。”即秦国统一前后用字极其统一,并无地方差异。可见,“蓉”字为“艸”应源于秦一统天下之后,而非在此之前。 而“土”旁的说法则出自于现代文字学著作。有研究者认为“蓉”字的造字法为“上下结构,上象其形,下象其声”,因而得出“蓉”字偏旁应为“土”的结论[2]。其实这种分析方法并不准确。因为“上下结构的字有很多,如果都按照‘上象其形,下象其声’的方法分析的话,那大多数的字都得重新解释了。”而且现代文字学家对古文字的研究也表明“土”并非“蓉”字的初始偏旁[3]。故笔者赞同《康熙字典》的判定,“蓉”字偏旁应为“草”。
其次来看“蓉”字的五音。古人以宫商角徵羽标示音调,今人一般以字母标示音素。而古代乐谱用的是汉字标记,每一音阶都由一个汉字表示,所以一个字可能有一个以上的读音。“蓉”作为独体字,其本音只有一个。清儒孙诒让认为其本音为“阳平”,并引宋代陆佃的解释:“古音蓉皆作阳平。”[4]而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蓉”字的本音应为阳平或去声。不过,根据清代学者段玉裁的考证,“茸”字的本字应为“荣”,读音也为“róng”。并且用古音推演的办法证明了“茸、荣通假”的问题。可见,“蓉”字的本音应为去声,而不是阳平。
再次来看“蓉”字的声旁。《说文解字》记载“蓉,荏英也。从草,容声。”明代学者胡震亨指出“蓉者,《说文》所谓荏荚也。”(卷二十五第835页)清代学者严可均也说“蓉即蘘荷。”(卷十第七页)可见“蓉”就是“蘘荷”,而“蘘荷”的“蘘”字今天通常写作“瓤”。而近代以来的一些字书词典甚至把“瓤”列入“蓉”的字形义项之中。然而古代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显示“囊”“瓤”“华”等字在早期并不表示“芙蓉”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囊”“瓤”还表示别的物体中间有空且能摇动的部分,“华”字也写作“華”,表达的是花的意思。到了汉代以后才逐渐用来表示“芙蓉”。
以上三个方面说明:第一,“蓉”字在古代有多种写法,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规范;第二,“蓉”字最早不表示花草的意思,而是表示声音;第三,“蓉”的偏旁和五音古今变动很大,并且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以前被认为是同义的词往往渐渐相去甚远。而我们现在采用的汉字规范仍然是在民国以来建立的。这个规范虽然经过多次修订,但是基本上保持了历代汉字书写习惯的总貌。所以我们现在的汉字学习应该尊重历史,遵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