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字的五行属什么?

皇甫哲皇甫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康熙字典》解释字义和笔画数的时候,用的是“五音六律”说。所谓五音六律是指古代定调的五种音级(宫、商、角、徵、羽)和六个律吕(黄钟、大吕、太蔟、夹锺、姑洗、仲春)。这十二个术语都是指代的概念,每个概念都可以对应多个汉字。 比如“五音”中的“宫”,可以对应“公、恭、功、工”等十个书写形式不同的汉字;“商”就可以对应“尚、伤、桑、商”等八个书写形式不同的汉字。这样,当词典解释某个汉字的意思或者出处的时候,它使用的偏旁部首其实就是“五音六律”中某个元素在特定文本片段里的具体文字表现形式。这种规律可以用计算机编程的方式准确实现。因此可以说,用五音六律来解释汉字的字源是科学的。

我使用“汉典网”的部首检字法查询了“译”字,得到答案如下: 可见,“译”字的字形演变和“五音六律”吻合得非常好。其中,古文字的“译”写作“弋声”(《战国策•燕策二》),篆文的“译”写作“枼声”(《礼记•檀弓下》)。这两个形状类似而又读音相近的字,属于同源字,它们的古音相同且都是入声字。

到了现代汉语,“译”除了个别词语还残留着入声尾“-e”(“译文”、“译本”),大多数情形已经消失(“翻译”、“诠释”)。根据“五音六律”的说法,“译”字现在的发音应该属于去声字(阳去或去上)。而古汉语学者普遍认为,汉语的入声在元明时期逐渐消失。“译”的古籍读音应该是去声“职”韵尾-p,与今音去声-i发音相近。

战柏光战柏光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晚,但是还是想说一下,我对于五行学的理解是 (1)字义是文字的字形表达的意思; (2)汉字五音六律的声调高低; (3)字形结构组合后表达的阴阳属性、上下左右之间的平衡关系等这些方面的综合。 所以从上面这三点看“译”这个字属于土属性的概率最大。 但是,如果从这个分析结果来看的话,那为什么“译”字在《康熙字典》中却属于火属呢?这是因为,汉字的字形是在发展变化中的,不同时代的文字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例如汉代的隶书与唐代的楷书就不同,现在的文字学家们为了研究方便,将古代的汉文字形体用现代人的眼光进行分类归纳归类,虽然现在看到的是繁体字,但古人写的简体字也在这里面。 “译”字在古代写作“易”或“译”,那么根据上面的分析方法,“译”字就应该归到土类了。但在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里明确说明“譯”是火行,而到了南宋《礼部韵略》又改为隶,再到明代李乐编撰的《明宫词·四十八》里的“译书”“译本”都作水言。这又是怎么回事啊!所以这种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各家都有自己的说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