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五行中属什么?
“食”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这样的: 食,禄也。从言,象形。凡食之属皆从食。(引自《说文解字·食部》) 食,民之所食也。从示,象嘴里含食物的样子。本义指人吃饭、进食。 《周礼·天官·庖人》:“掌共祭祀之好粢盛,以供王膳。”郑玄注:“饭曰粢,粟未蒸谓之粢。盛,饭器也。” 用现代汉语来翻译这些文字的话大概是这样的:
“食”的本义是“吃饭”“吃”的意思,这是由“食”的象形得来的。所谓象形,就是利用字形像事物形状的方法造字。
《说文解字》认为很多字都是“象形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可象形而书者也。)“食”就是这样一个字形像人体吃东西的一个汉字。用这样的方法创造的很多汉字都和“食”一样,比如“饮”“饲”“餐”……
“食”还有一个意思是指“吃的东西”“饮食”。这个意思是后世的含义,是在古人创造“食”的时候没法预料到的,所以不能算“食”的本意了。我们现代汉语里的“食”主要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还使用了一种造词法叫会意,就是用两个或者更多的汉字叠加或者是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食”就是一个会意字,由“示”“良”“豆”三部分组成。这里只有部分意义和“示”“良”“豆”有关。
“示”在古代是一种祭祀用的器皿,用“示”加“良”即表示向神灵献祭的意思,这样“食”就表示“给神食用”的意思——也就是祭祀的意思。 “豆”在古代是一种盛食物的器具,“豆”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构成很多新字,表示各种各样的食物。用“豆”再加“示”,表示用盛器的动作“进食”。
“豆”还可以表示颜色(黄色),古人把象征土地的黄色视为吉祥色;又因为土能生万物,故黄色又有丰收的象征义。于是“黄”字加了“示”就变成“祥”字了。可见“祥”的字形是由“黄”“示”二字组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