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在五行中各属什么?
这个问题的提出,源自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认知。《礼记·月令》中有云“孟春之月……其色青;仲春之月……其色赤;季春之月……其色黄;孟夏之月……其色白;仲夏之月……其色黑;季夏之月……其色青。此春夏之所生也”。这是最早关于五行的来源之一,即来自于人们对自然界和天地颜色的观察与记录。如立春之时,草木萌发,大自然一片青葱之象,故颜色为青;立夏之时,树木茂盛,大地一片翠浓之象,故颜色为绿;立秋之日,暑热渐消,万物成熟,其色金黄;立冬之后,草木凋零,大地雪覆,所以五行之中有了水、木、火、土、金的五行顺序以及相应颜色的变化。
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个逻辑问题,这个逻辑问题是说先有五行还是先有五色呢?如果说先有五行而后有五色,那么古人为何又用五色来对应五行呢?如果说是用五色来代表五行,然而世间的颜色又远不止五色,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事实上,古人是先用五色来表示五行,而五行则是通过五色来表示。
《尚书·洪范》有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色:一曰朱,二曰苍,三曰丹,四曰灰,五曰黄。”这里的五行与五色是完全对应的。而后世所传的五色更是仅指青红橙黄白蓝七种颜色。其原因在于七是一个阴阳之和,且正好是五的倍数,便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