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五行中代表什么?
政治是治政,也就是治理政事、管理政权的意思,属于政治科学或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范围; 政字在古代还通“征”,有征战、追求或施行等意思,比如《礼记·中庸》里有:“今天下文明,中国安宁……”这里的文就是指文德,明就是明教,天下文明说的就是让老百姓有文德和明教来管理(统治)了,所以文明也是政,即现代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和执政施政的意思。 古代有以文武论治国的传统,武指军事,文指的是政事,这个政也泛指治国安邦之事。《周礼·夏官·大司马》就记载了文武之政的内容: “一曰理民,二曰礼宾,三曰训士,四曰搜才,五曰礼乐,六曰祭祀。”“六艺”里的“礼”“乐”“射”“御”“书”“数”也属于政范畴,可见古人对政的理解是很宽泛的。
其实,现在我们对政的理解也很宽泛——政府、政党、政治制度、政治体系等等都属于政的范畴。 然而这样宽泛的解释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我们祖先对政的理解。因此还需要从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寻找答案。
《尚书‧洪范》中记载了商朝君主武王问祖德的事: “帝谓稷曰:‘时其扬予,谨尔公族,惟予小子。’……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历卜筮作圆图,以考性命之原。’稷答曰:‘在昔殷先,世德作新。’” 西周初年,周成王与诸侯王议事时说:“先王之命,若有不至,治其罪勿赦。”——这似乎说明古时天子发布命令是通过占卜来决定吉凶的,只有吉利的情况下才会施行,否则就会停止。 周公摄政辅佐幼帝期间,也曾用占卜的方式决定是否征戎,《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载: “若国有灾,则帅巫而祷。”——国君如果有灾难,要带领巫师进行祈祷。 如果将以上记载结合《周易》来看的话,可以发现古人在理解政这一概念的时候是与天地人相联系的,认为人是天地之间的万物之一,是有灵性的动物,是要效法自然的,而政就是在这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发生发展的,所以自然对认识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自然本身就在决定政的意义。 在古人的观念里,宇宙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阴阳交会形成了万物,人也处在阴阳之交的位置上,所以必须要协调好天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阴阳失衡了该怎么办呢?古人想到了阴阳转换的原理,只要通过合适的措施,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化为阴,天地是可以颠倒过来的。
这种阴阳转化的观点不仅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来指导人类的治国之道。《周易·泰卦·彖传》中说: “天地交而万物通。”又云: “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意思是说,君王如果能够像阴阳交接那样相互配合,并遵循阴阳变化的法则,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治理国家,那么国家就可以昌盛繁荣了。 这就是古人的辩证法,也是他们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最早大概也是来源于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