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字在五行里带什么?

杨恩熙杨恩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字面意义上看,“权”字为木,因为权字由“木”“雚(guan)”构成。但这里的“木”并不是指五行的木,而是指汉字偏旁“木”。《说文》中收录的“权”字的字形与今天有所不同,上面是一个“木”字和四个“雚”字组成。而“雚”字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棵树上长满芦苇的样子。所以,这个“木”其实就是指“苇”的字形。古代“禾”、“稻”等字都写作“未”,所以“未”就是“穗”的意思;而“雚”除了表示“芦苇”之义外,还有“萑苇”之意(即长满芦苇的水池或湖沼)。因此 “權”的古文字形其实就表示一株茂盛的大树。

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木部》中对“权”的解释是:“衡器也。”也就是说“权”最初是作为计量工具使用的。它最早可能是用来称量粮食或其他谷物类物资的重量。所以,当古人用“权”来表示某种东西“很轻”时,往往指的是这类物资太轻了,拿它没有办法。例如《庄子·天下》里有句话叫作“权轻于泰山”,说的就是这种意思——泰山在这里特指的是泰山上刻的石刻铭文(见图1)。 图1:泰山的刻石(《老子》甲本)

既然最早的“权”就是指衡器,那么它自然就属于“金”了。而且由于黄金这种金属天生颜色金黄耀眼,因而人们自然就把代表“金”的文字涂成了黄色。这样的例子在古书中比比皆是。如:

①《战国策·齐策二》:“今秦出锐师,求成於魏。魏氏以武卒,其锋不可当。王必欲致威于秦,何如?”(注:魏氏即代指魏国)

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强弩之极,矢不能洞穿鲁缟;而魏豹之事,非弱也。”

③《汉书·食货志下》:“钱者,民之通币也。自战国以来,凡金钱、刀布之属,各以轻重为之,至秦兼并天下,一统文字,罢诸侯,置郡县,货币既化,其轻重则惟上之所制……然则钱之为物,轻重无常。”

④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公之忠勇盖有闻乎天下。天子复使光禄大夫赵君问牛诏书,节旄尽落。” ⑤清·袁枚《随园诗话》:“元人马祖常《梅花》诗云:‘不逢江上春,不知江南恨。’余谓元人无有此句。”

⑥明太祖朱元璋制曰:“凡官民之家,毋得擅养虎,防微杜渐。如养猫捕鼠,照例惩处。”

⑦《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你瞧瞧这眼睛,前头都没了光亮儿了。我来得正妙,你再细细给我瞅一瞅。”

以上诸例中的“金”字,都是指“金色”、“金色之物”或者“金黄的颜色”等等,而不是指真正的金属“金”。这正是因为这些文字最初的意思是表达“很重”、“很浓”、“很多”等意。其中“多”的意义变化为表示“很沉重”,也是源自于此。 “权”字从“木”到“金”,从植物到金属,正是文字演化过程中的正常演变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文明从农耕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变的一个缩影。

魏国运魏国运优质答主

权字的五行为火

在康熙字典中,权字下注五行属火,注释中说:大木百仞曰权。所以,我们可以解释为,百仞之木,其根深扎于地下,有强大的吸收能力和供给,使木能不断生长直到百仞。从这个释义,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权字的五行为火。“权”字的最初本义就是秤锤。秤锤用金属制作,也从金取象。

权的本意:

用秤称物体时,把秤锤移到杆上不同的位置上,物体有多重就移动多重。这个从“金”从“辛”的字,本义是称物的秤锤。称物的关键在秤锤位置可以移动,这个意思扩大,引申出权宜、变通、谋划、凭借等意义,由此生成了汉语中一大群意义相关的词语。

权的读音:

权字有quán和yuán两个音,从权、权宜、权重等都读Quán。古书上有“王戌,晦,日有食之”,这里的“晦”就是农历每月的末一天,读Hūi。王戌日,就是戌日又逢晦日。但是“王戌晦,日有食之”的“戌”字,用作其他人名时,就读xū。这两个字的汉语拼音都是二声,音调完全一样,只是声母的区别。

权字姓名学解析:

权字的五行为火,火字的形意有明亮、耀眼、火热等意思。使用有“权”字的字取名,主要想表达闪耀辉煌、兴旺、光明、热烈等的含义,以及象征智慧、机智、富有灵性、有执行力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