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字的五行是什么?
“宗”字在名字里的含义和五行 宗,尊祖庙也,从示,宗声。——《说文》 “宗”原指祖先神主的牌位,引申为祖先、祖宗、先祖等义。作为姓氏,来源于子姓部落的一个分支,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姓的姓氏之一。据载,商王纣时有一个宗国,国君姓宗。春秋时郑国大夫宗叔有大功,被赐采邑于宗,其子孙以其采邑名为姓。宗姓的起源与殷商有很大关系,是上古时期大姓之一。
宗字五行属金,因为古文字中的“宗”字上面部分是一个“宀”,表示房子;下面部分像人站立的样子。整个字的意思就是把房子里祭祀祖先的灵牌举起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所以,“宗”字的本义就是祭祀,而祭祀是封建时代最重要的礼制活动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仪式感,能够举行隆重的仪式来祭祀,说明家族的地位非常高。这样的仪式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所以能举行这样仪式的家庭往往代表着一个大家族,也就是有实力的贵族。“宗”这种仪式和今天的祭祖有一定区别,它主要是对氏族部落的守护神的祭祀。
到了周代以后,宗的概念发生了变化,由对氏族部落的守护神的祭祀变成了对始祖的祭祀。所以,周代的天子要定期祭祀自己的祖宗。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每逢清明、中元、冬至等节气,我们在祭祀自己亲人同时,也要祭祀祖先。
宗在康熙字典指的是古人房屋的栋梁。五行为水。宗,从宀从示。示意上帝,显示。水在上为宀。人主宗庙以示其主。《尔雅·释诂上疏》:宗,主也;《又》:“大宗谓之太宗,太宗者,高祖之尸也。百世之下,以高祖之庙为太宗。”
宗字的字形演变
宗字在商代甲骨文里只有三种字形,其一是“示”字上加一短横(也有人认为该横为示字的横撇),而无“宀”字作字形。其二是上部作“示”的繁文,亦无“宀”字作字形。其三是上部作“示”的繁文,其下加“宀”字作字形。这三种字形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上古有氏族的共同的、直系的供奉的祖先,即人们“所尊”、“所法”和“大宗”祖先。这一词义后来被从“宀”从“示”的字形所表达。这就是后来的“宗”字的本字。而用从“宀”从“示”字形表示的意义是:人们把自己所共同尊崇和效法的祖先的牌位置于屋顶下。它既和后来的“宗”字音同,同时又义通。后来该字既被假借为宗字,便产生了加义符“示”的“宗”字和加义符“口”的“总”字。它们后来成了假借用“宗”字表示意义的本字。
宗字在字典里的解释
宗在汉语词典里有如下12种意义。
1、祖先,宗庙:祖~。(如:大宗伯;宗器、宗子、宗正、宗祧、宗支、宗戚、宗祧百世)
2.、尊崇,效法:师~孔子。(如:主宗;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3、最高的,最根本的:~旨、~派、~支、~社、~嗣、~属。(如:宗社丘墟。)
4、宗教,信奉的教派:教~。(如:基督宗教;邪门外道。)
5、尊奉、归附:天下~周朝。(如:归宗、奉宗。)
6、特指旧时以同宗名义互相照顾和包庇为非作歹的人:~派、~社。(如:黑道和白道分庭抗礼,水火不容;三帮五派。)
7、根据,依凭,引申为根据、依照:依~、据~、以~、事~。(如:以宗国为先,而以个人为后。)
8、总,总括,总辖:~会群言。引申指合计、总计等:其数以万计,~以十数。(如:宗会百官,参议得失。)
9、归还:~还、~追、~索、~亡、~产、~服、~亲。引申为收拢、合并、回归等。 (如:衣冠宗会,亲承膝下。)
10、姓(如:宗亲;宗室;宗族,自宗、支宗(同“支子”。远支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