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的是谁的故事?
在小学课本里,我们学过曹冲称象的寓言故事。曹冲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在七岁时就帮助父亲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这是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展现了少年的智慧。但在这个故事中,被提到的曹操,就显得没那么可爱了。
曹操不仅急,而且是相当急。为了称大象,他不惜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办成这件事。要是放在今天,就是非常恶劣的浪费行为,会被谴责为“富二代”行径。但是这个故事却把它描述成“聪明”,让人非常别扭。
其实,这个故事真正要讲述的是教育的理念问题,就是告诉那些希望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人,不要着急。不要试图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不要急着帮孩子完成一切事情,而要给孩子足够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因为最好的教育,并不是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孩子自己,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曹冲如果没有机会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做决定,他也就不会得到称象的灵感,也就不会成为著名的智慧少年。
但是曹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急于在其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孩子,急于表现自己的智慧教育。所以他急急忙忙地找人去扛大象,急急忙忙地去找称,急急忙忙地按照曹冲的说法去做。这一切都为了证明自己的教育成功,证明自己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但是实际上,他是在剥夺曹冲自我发现的机会,剥夺他自我成长的可能。
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人,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他们不会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不会急于表现自己,而是会耐心地等待,等待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成长。因为他们知道,孩子的未来不是他们的,而属于他们自己,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强行干涉,而是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