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致爱丽丝的故事?

岳文花岳文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贝多芬于1810年创作的钢琴小品《a小调 Bagate w ,Ave u re。为阿尔贝蒂诺小姐而作》( K。269),由贝多芬首次于1810年12月23日,在他钢琴教师弗洛贝格尔的女儿保利娜?弗洛贝格尔家里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公开演奏。作品的名称取自贝多芬手稿的标题,而作品中提到的“爱丽丝”一般认为是贝多芬的好友,阿洛伊西乌斯?冯?爱丽斯贝格,贝多芬于1810年左右认识并爱上她。但爱丽丝后来嫁给了加伦贝格伯爵,使得贝多芬万分痛苦。还有说法提到“爱丽丝”是指贝多芬晚年倾注满腔热忱,却又无果而终的“永恒爱人”。作品以降E大调,2/4拍子构成。乐曲的开始,钢琴用双手重复演奏出相同音高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所组成的装饰动机,同时,用左手中声部的和弦作为伴奏,右手高声部奏出优雅的主旋律。A段的主题是降E大调,由两个8小节的乐句构成。当这一主题重复演奏时,和声上会做些变化,最后再返回主和弦。接下来,钢琴用一个分解和弦的华彩乐句作为过渡,音乐进入B段,调性转为c小调。B段主题也是由两个8小节的乐句构成,和A段形成对照,这里情绪有些紧张。在B段主题重复演奏中,逐渐减弱力度,同时在节奏上造成紧迫感,为音乐急促的发展做好准备。紧接着的华彩乐句中,在装饰音的陪衬下,乐曲进入c小调的离调部分(15-17小节)。钢琴随后用下行的八分音符装饰音构成的旋律和连续切分节奏的和声进行,再现了A段降E大调的主旋律。最后,装饰音再度重现,乐曲在平静温馨的气氛中结束。

贝多芬去世50年之后,在1867年,德国音乐家兼出版商诺尔(N。N。Nul1)在维也纳的旧书商手中偶然发现了贝多芬这首钢琴曲的手稿。他将该曲以德国作家埃特勒(Johann Nepomuk Ettenbass)所著的小说《青年贝多芬》中出现的“致爱丽丝”之名出版,从此便广为人知,并成为贝多芬流传最广的钢琴小品之一。

该曲在1975年还被著名导演维斯康蒂拍成电影《致爱丽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