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五行属什么?
“悟”,金文(立人(亻);(口);(目))是“覚”的初文。造字本义:停止思考、休息眼睛,使心灵清醒。有的金文中将“口”写成“厶”,意思是闭口不言而使心明眼亮。篆文改写成从心从见的形式,彻底破坏了“觉”字的构形理据和字形表意功能。 现代汉字沿用篆文形态。
“觉悟”中的“悟”,当读去声wù,表示了解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感悟”或“悟性”中的“悟”,读入声wŭ,指领悟,领会。 古人把说话写文章表达准确叫“达”,用今人的话说就是“通俗易懂”,“没有歧义”;反之,就是不“达”,甚至被视为粗俗下流。《易·系辞下》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这句话说明圣人所言与所书都是有具体所指的,而且不能完全表达出来,读者必须仔细揣摩才能领会其中的深意。这就是中国古代文章学“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理论基础。
古人所说的“达”与“不达”,本质上就是今人说的“通俗”与“高雅”。所谓“上智下愚”就是这个道理:上等智慧的人,一听就懂,不需要反复解释;下等愚笨的人,怎么解释都听不懂!所以孔子说,上等人与下等人是不能交流的! 实际上,在孔孟的时代以及其后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王朝时代,所谓的“上智下愚”是一种统治技巧:以愚服众!让老百姓只知道服从不知为何服从,这样便于统治者控制百姓。如果人人都懂得“君权神授”“天朝上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万岁,百姓受苦”这些道理,那么谁敢推翻封建王朝统治? 所以,历代统治者对儒家学说大加推崇,提倡“雅言”“正音”,禁止“方言俚语”“市井之谈”,目的是让天下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天底下只有一种声音!这种自欺欺人式的“达”法最终使汉语失去了活力,丧失了生命力。时至今日,我们还在受到两千年前儒家语言观的影响。
由此可见:一、所谓“觉悟”并不是一种生理反应,而是一种精神活动;二、所谓“开悟”也不是大脑生理变化的结果,而是思想觉悟提高后的一种精神状态——“顿悟”也不存在什么“顿”的过程,只有长期积累后突然醒悟的感觉而已;“觉悟”或者“开悟”都不具备传染力。三、佛学理论是中国古人心灵成长史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