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一、五行的概念 《尚书·舜典》说“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意思是帝舜说:谁可以负责掌管我的天下一切动植物呢?” 舜问的是“五行”这一概念的来历与含义;后来被演绎为: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构成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 五行的具体含义,在《尚书·禹贡》有解释:“东曰岱宗,北曰恒山,南曰衡山中曰华山,西曰恒山。
其修峨。惟嵩高最有德,惟泰厥灵,允迪兹,永于保民。 ”这段话的意思是,中国大地东方是泰山,北方是恒山,南方是衡山,中部是华山(或成秦岭),西方是恒山。
只有中岳嵩山最高大最完美,最有德行.唯有太行(泰山的别称)具有神灵气,应该遵行此言,永远用它来庇护人民。 这几句话的意思表明: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其对应的方位以及象征意义——金象征刚健勇敢,木象征仁慈爱心,水象征智慧宽容,火象征光明正义,土象征厚德载物。
二、五行的延伸及发展 在夏商周时期,人们已经将“五行”的观念运用到自然界的天地星辰变化和社会人事领域了,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解释天地的变化规律和人世间万物的相生相克关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开始以阴阳作为基本范畴来研究天体星象运行的变化规律,把五行的运动视为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而产生的各种运动形式,提出了五行相胜(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学说。 从五行观念的产生到战国末期的确立与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尚书·洪范》提出“五行”开始到战国中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时间历程。 “五行”发展到后来的“五德终始说”对汉代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与社会生活秩序。
三、“五行”的理论基础
1.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联系的现象进行辩证分析所得到的两个根本对立的性质范畴。
古人看到太阳升起时天地间一片光明,称为阳;夜间则一片黑暗,叫做阴。 古人又发现山水朝向东面的被称为阳,而背向的则为阴;山脊为阳面,山谷为阴面等等,凡是向日光亮的、向上的、运动的、温暖的都被认为是阳性的;反之,凡是向黑暗中去的、下行的、静止的、寒冷的都被认为是属于阴性的。
2.太极与阴阳 古人认为,宇宙由一个本体组成----太极,这个本体是永恒存在且永恒不变的,它通过自身的运动和分化而产生阴阳两仪,由此产生万物。 这个本体即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也是万事万物变化的依据。
3.八卦 古人用“—”符号代表阳卦,用“--”代表阴爻。 “一”符号分别跟其他七个符号组合可形成八种不同的图形,分别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八个卦象。 根据阴阳学说理论推演可知:这八个卦象又可分阴阳,其中:乾坤两卦为阴极而阳生发,故称之为阴中之阳;震巽两卦为阳中有阴;坎为阴中之阴;离为阳中之阴,而艮兑两卦为阴中之阴。
4.九宫 (洛书)
5.天干地支: 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又称十干。 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亦称十二年支或地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也称为六十花甲子。
6.七政
7.九曜 四、五德的演变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创制的用于阐释万物之间关联性的一套框架模型,虽然其中蕴含着朴素而又深刻的哲理,但同时也带有十分浓厚的迷信色彩。 秦代以前,五行学说的主要功用是用来推测国家命运和社会变化趋势的,但是到了秦汉时期随着五行学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渐演化为一种用来阐释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的新理论。
西汉董仲舒在其著名的五德终始说中指出:当王朝更替之时,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吉兆或者示警示警,以此来提醒统治者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触犯上天引起灾异。同时他还指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某个朝代的德运是由上一个朝代的德运决定的,因此当新的朝代取代旧的时代的时候,新王朝就要继承前朝的正统地位。 而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恰好可以用来解释王朝更迭的原因:比如某个朝代的某项政策触犯了五行相克原则,该王朝的五行属性就会受到损害并且导致五行不平衡,这种局面势必会引起灾难的发生。
于是,董仲舒就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如果某项政策的实施违背了五行之理的话,那么这项政策就是错误的,就应该予以废除;而如果某项政策的实施符合五行运转的规律,则可以继续实施下去并加以推广。他主张以五行相克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变革,从而维护统治者的统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