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关于“璇”这个字的五行为什么不是水的问题,其实很好解释。 1)根据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等古代工具书对“璿”的解释来看,均作玉色来解;(这里就不放上来了,自己可以去找下) 2)从现代辞典上来看 “璿”与“璇”通用且一般作为“璇”来用。故现在用的都是“璇”,其古义已失传了! 现在要解释的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字典不收录‘璿’这个古汉字而统一用‘璇’”这个问题? 这就要从文字的发展史来说起——在古代,文字分为“古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字体,其中“古文”和“大篆”比较接近,“隶书”之后基本固定为“楷、草、行”三种字体。
在汉朝之前,各个朝代所用的字体并不一样,秦始皇统一文字后,推行了以小篆为主的字体书写方式,同时允许并推广了大篆、隶书的写法,以便于不同地区的人能够相互交流。 而到了东汉时期,由于隶书比小篆更加方便书写,于是逐渐代替了小篆成为主流书写方式。因此汉代之后出土的文物中,多使用的是隶书而非小篆或大篆。 当然,这也只是文字发展的一小步而已。汉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大家们,又开创了“今体”书法,也就是后来的“楷、草、行”三体,这也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标准字体的来源。
所以,“璿”“璇”通用是一定的,但为何不用“璿”,原因也很简单——“璿”这种大篆、小篆甚至隶书都不常见的字体,根本不适合用来做现代通用的简体字,也不符合现代提倡的简化原则,因而只能以“璇”来替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