烀五行属什么?
“烀、hū”,读第一声时,是动词,表示用微火慢慢地煮或焖。可以指把肉类放在锅内焖熟(如:烀肉),也可以指用微火炖煮或煨熬(如:把豆腐烀烂了); 读第四声时,是指一种豆制品,即大豆经浸泡后,置于锅中用水煮开,焖至熟透而成。与通常将大豆煮熟,再加工成豆粒状,称为煮熟的黄豆不同。这样的豆制品质地松软,易于消化和吸收。在东北一带很普及,可作点心食用。 “烀”字属于“会意兼形声”的字:左边的“火”是表意的偏旁,指加热之义;右半部分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呼”,表示读音。
1.《汉语大字典》认为“烀”字的本义为[烹调方法]:用微火焖烧,多用于炖、烧鱼肉等。引自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火部》:“今人谓微火炖物曰烀”。例证见清·袁枚《随园食单》卷一:“[猪头]……以沙锅烀好,用酱油、酒盛蒸至极烂。” 2.《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同上。
3.《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烹调方法]”以外的第一个含义为:[方言]∶形容声音沉闷不响。例:“他说话太闷呼呼的了!”“我耳朵背,听不清你们说的啥呀,都‘烀’到一起啦……”;第二个意思为:[方言]∶形容声音浑浊不清浊。【释义】:糊(hu):[方言]~~:形容声音嘈杂。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烀”是一种烹饪方式及相应制作出来的食品名称,除此之外并无实际意义。因此该字不能用来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