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说文》曰:「未,味也。」段玉裁注:「凡酒熟而香,则味美。」故引申之,有滋味、味道之意。又引申为止息之义(如《老子》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由此引申为时间单位,即「十二时辰」中的第五个时辰,相当于当今的「下午一时至三时」。
《淮南子·天文训》曰:「辰谓之龙,辰,群之象,万物之所成养也。」辰者,众物之所成养之处所,与未相近矣。又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地球南北纬23°27'之间,气温较高,草木生长茂盛,是植物开花结果之时。 又因古人在此季节播种,故「未」又通「昧」,有「开始」的意思。如《庄子·天地》中曰:「夫道而未始有封。」《论语·先秦》中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坏人。」「未始」二字互文,皆言「开始」之意。
由上述,我们可以知道未字的本义应是「味道」或「滋味」的含义。因此将「未”比做“酒”,再加以抽象化,就象形出了酒坛的形象特征。同时由于「未时」对应现今的时间概念正处于用餐时间,所以酒坛上就有了「食」与酒的结合图形表示了吃饭喝酒的含义。
从上面我们知道「未」最初是有味觉含义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再看「未」为什么能够表示五行里的「木」或者「禾」呢?我认为原因如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五音六律」在古代是用来计算时间的工具,而不是音乐的概念,这点一定要记清楚啊!否则就容易犯逻辑错误,被古人给骗了。这个怎么解释呢?很简单嘛,比如我们现在用123456来计数,但是你不能拿它来当做音阶来唱,也不能用它来代表音乐的基本元素。同样道理,古代的「五音六律」是用来计时和计算时间的工具而已,不能用来当作音乐的音符来唱,更不能用它来作为音乐的本质元素!
其次,要了解这个原理我们还要弄清楚古人的一个思维模式——象形思维。古人看东西的时候很讲究一个象字。他们经常会把一些事物的形状特点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说把人的样子叫做「貌」,把像的样子叫作「貌」等等。也就是说只要符合某个形象的东西都可以用这个形象来表达,不管它是不是那个事物本身(这一点跟西方的逻辑不同,西方人比较注重实体)。这种思维方式在数学领域里就表现为对数的研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象数理论」。
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上来,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哈。如果我要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一种味道,我会选哪个呢?当然是酒坛里装着的酒的味道啦~ 所以我选择的是「未」里面的一撇。这一撇代表了「酒坛里的酒」的形状,而且它也符合上面的第一点所述,它就是古代用于计时的「五音六律」之一——「变宫」。
同理可证,第二笔横折钩是「变徵」,第三笔是「黄锺」,第四笔是「大吕」,第五笔是「太蔟」,第六笔「夹钟」,第七笔「姑洗」,第八笔「仲吕」,第九笔「蕤宾」,第十笔「林锺」,第十一笔「夷则」,第十二笔「南吕」,第十三笔「无射」,第十四笔「应钟」。这些声音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起来形成了「五声七音」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