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五行的学说起源于中国古代对宇宙生成的认识,在春秋时代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了史伯与吴公子延讨论“和”与“同”的一段对话,是当时五行观念的基本形式: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辈生焉;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根据这一原则,自然界各种不同的物质及其属性被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五大类,这五类物质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关系——所谓五行相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五行相克则是: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以这种生克关系说明自然界的生化过程,成为古代五行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哲学派别多以五行相生的顺序或相克的顺序将各家加以分类。如道家多属水木形质(如庄子),法家多属金形质(如商鞅、韩非子),兵家多属火形质,儒家多属土形质等。
关于诗歌的属性,最早的说法也是从五行论源起。《尚书·尧典》载帝尧命羲仲“夙夜唯予一人之忧,春寅修祭祀,昼见夕设燎,祀于郊”。这里的“诗言志”便是一种类似于祭祀的仪式。孔安国解释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则为志,出口即为言,吐言所以宣心志也。”朱熹也说:“人心有所怀,有所欲言而不得也,则志发于中不可遏。”这就是说,诗歌的产生首先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和表达需要,这与先秦时期诗歌的祭祀功能有关联性,但显然已不是一种单纯的仪式,而是通过诗歌的形式来传达某种意义,这实际上就已经具备了文学创作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