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五行属什么的?

羿依珊羿依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中解释为“直也”,即直线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凡言㬂者皆言直”,因此䌸和𢮿、䌥等字的含义是一样的。 《诗·大雅·棫朴》:“绳绳莫不兴,惟王之勇。”毛传曰:“绳绳,不倦也。”这里的绳子就是直线,这里表示勤奋不辍的意思。

在六书中属于指事。许慎把绳子当作会意字,这是错误的。 另外《说文》中又出现了另外一个字“绁”(xiè),许慎说是形声字,但《说文》中的解说是引用了《诗经》的原文:“束薪絜薪,其香如馨。”“絜”通“结”[1]。所以这里应当是会意而不是形声。从《诗经》的上下句来看,应当是“束薪结薪”而非“束薪绁薪”。所以从字义上讲,绁的意思是拴系、束缚,而绳子的意思是直线,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应当也是段玉裁没有收录绁作为糸部的原因吧。

根据上面所述,我认为“谚语”中“谚”当会意为绳索之意。 比如《淮南子·本经训》中有“悬于日月之外,而用之如垂,役使万物而不倦。故谓之神”一句,高诱注认为这里是“用之若懸”,这个“懸”显然是错了,正确的应是“繩”。《韩非子·十过篇》有“荆王亡其夫人,乃使使者赍千金左右,行求其所。见其夫於秦王之上”一句话,这里的“左右”显然不对,应为“左右手”。

另外再补充一个关于绳索的故事,《左传》定公四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季平子被宋殇公指责为“挟君”一事: “夏五月甲戌,晋师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六月辛丑,大蒐,命诸侯。壬寅,公登成周东门,以入。遂入京师,立襄公而还。君子是以知晋侯之逐叔虞也。执心疾恶,大矣哉!《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失天下人之意,仁德至矣!” 这个故事的主角即是被后世誉为“文武圣人”的周公旦。当时他正与康叔一起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执政,听到消息之后便亲自赶往洛阳。到了目的地才知道周天子已经先一步赶走了季孙行父等人。经过调查,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周桓王的弟弟叔段起兵叛乱,请求虢国出兵支援,然而虢君却借口路途太远未加理会。随后郑庄公联合鲁国共同讨伐虢国。晋国得知后便派兵攻打虢国,最终攻破都城,虢国的国君逃亡到京师。 晋军攻克虢国都城后,周桓王命令晋国退兵,否则就出兵干涉。晋国国君晋襄公只得下令退兵。可是这时季平子却在军队中作乱,他声称晋国之所以能够攻克虢国都是因为有鲁军的协助,要求晋国将鲁僖公的哥哥鲁惠公的儿子公子济任命为卿大夫才肯撤退。最后晋军果然应允了此事。

季平子和叔仲惠伯回国后都受到了嘉奖。可是他们的下属冉闵却对此感到不满,他认为让一个身份低微的人成为卿大夫是对国家的不忠,于是将二人告发到鲁襄公那里去。鲁襄公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便将季平子囚禁起来,同时派遣叔仲惠伯、叔孙豹、季孙行父三人前往问罪。他们到了以后才发现季平子已经被放出来了,于是便向襄公汇报说既然季氏已经悔改,那么他们就不再追究下去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晋国人却突然发难,派出使者责备鲁国为何没有按照约定将晋军护送回朝。无奈之下,鲁襄公只好再次逮捕了季平子和叔仲惠伯,并在三个月后将两人押往晋国接受审问。

在这期间,齐国派人给鲁襄公送来了信,信的内容大意是说晋国正在用人之际,希望鲁国能够释放两个人,然后由齐国代为惩处。鲁襄公考虑再三答应了齐国人的要求,并将二人释放。 事后周公对众人解释说:“我听说民心就像水一样,只要稍微有一点触动就会改变流向。当年晋国六卿围攻虢国的时候,我担心国内发生动乱,所以就派人到边境巡视。结果我发现了季孙行父的印信,这才明白了季平子的作乱缘由所在。后来我又发现卫国也有不臣之心,于是就派人前去巡视。途中我发现晋人已经撤兵,这才放下心来。

其实你们都不懂季平子的心思。当初晋楚两国争霸时就一直存在这样的矛盾,那就是谁才是天下的共主的问题。晋国自晋献公以来就一直自称‘侯伯’,也就是霸主的意思。可是楚国却一直称‘封守’,也就是说自己才是天下正统的君王。随着晋楚两国势力的消长,人们逐渐认可了这一说法。所以当晋国称霸后,诸侯们为了讨好它便也改称侯伯。这样不仅可以让对方相信自己是真心实意的归顺,还可以让对方觉得自己是心甘情愿的接受霸权。

可是鲁国不同,它虽然是周王室的分封之国,但它却是周朝的第一功臣姜子牙的后代。而且这个国家还是周武王亲手建立的。如果此时将季平子流放到别国去,那就意味着我们鲁国承认了自己是晋国的附庸。这对我们来说是有损威严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这才不得不对他施加刑罚,以儆效尤。” 就这样,一代贤相周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晋国的麻烦,避免了鲁国成为晋国人质的可能。

辛布琳辛布琳优质答主

《黄帝内经》中,“天”指天气; 《黄帝内经》中的“地”是指地气; “水”代表的是地下水、水流等; 而“火”代表的则是有火焰,有热的地方; 所以“土”就代表中间地带的地面了(其实应该代表的是土壤)——这五个元素也合乎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天生水,水生木;

土生金,金生水,水木; 水火,水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