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艺术有结局吗?

徐离琛徐离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80年,韩国的15万名学生请愿反对高校作弊,3.5万名大学生举行集会,抗议以作弊为主体的“学生运动”。在此之前一年,2万多名日本大学生联名上书文部省,要求立法严惩作弊。至于美国,大学生作弊现象遍及100多所大学,20世纪90年代每4个大学生就有1人作弊。

今天,在中国高校,作弊已形成了一条隐蔽却利益庞大的产业链。从自制作弊工具到作弊手法传授,从作弊笔记辅导到替考,每10名中国大学生中,至少有6人知道高考作弊的途径和方法,每2名大学生中至少有1人使用过作弊工具。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承认自己身上带有“小抄”,75%以上的学生承认在考试中曾经使用过“小抄”。每年,高校考务人员都要收拾大量作弊学生丢下的东西,其中有大量作弊工具,最简易的,只是一根被对折的橡皮筋;复杂的,则是一小块无线接收器。

诚然,大学考试制度存在许多缺陷,它无法考出学生真实的学业水平,便给了作弊学生以可乘之机。若从保障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制止大学生作弊行为,须从改革当前不合理的考试制度入手。但显然,这场改革尚需时日。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断送自己的前途,一些学生不得已选择了靠作弊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如何做到“不露痕迹”,并且将风险降到最小,则是大学里作弊者们最需要学习的一门课。

2005年4月,西南交大茅斌等三名学生,用传感器和激光笔作弊,传感器接收信号,由激光笔发出。这次偷考试成绩的学生来自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方向为机车车辆,考研成绩高达430分。然而,即使他成功地读完了硕士,他的良心都不会得到安然。

2006年8月,中国政法大学的陈经宇利用作弊工具被监考发现,理由是他“左手拿着一个装满小抄的打火机”。然而,不管这种作弊方式是否高明,中国政法大学似乎没有抓住当事人的真正弊处。

有专家指出:“当前有关方面正在推进素质教育,但考试制度短期内还不可能改变。大学生作弊,除了不自信,另外就是追求经济利益。”话虽如此,但即便考试制度短期内不会有所改变,大学生们也不应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去作弊,考试作弊不是获利的有效手段。

况且,考试作弊所追求的“经济效益”往往是得不偿失的。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04级学生刘楠被抓后从该校退学,宁夏大学毕业生林鹏高被退学,广东药学院学生李鹏被处开除学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梁锐强被取消学位证,广州医学院本科学生李渊被记大过并停学一年……

若说这些作弊者是为了获得荣誉和奖学金,可它们最终都丧失了本该有着的荣誉;若说他们是为了毕业后找到好工作,可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作弊时被当场抓住,因而他们也丧失了就业时的“公平竞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