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字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言、吾、讠”是同一个部件,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形状都没有明显改变,只是笔画增多而已; “语、吾、讠”这三个字的读音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所以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和古代同音通假的一般原则来看,“吾”与“讠”组合后的“语”的本义应该就是说话或语言的意思了(否则根本没必要再造一个“语”来表示这个意思)。
不过话又说回来,古汉语里的“语”与现在的“语言”“词汇”“语法”这些概念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它往往指的是具体的话,而不是抽象的语言。比如下面这句话里两个都翻译为“告诉(我)……”的“语”其实就不是同一个词,第一个是指“告诉”这个动作本身,第二个则指被说的话的内容。
楚人谓玉谓之璞,或谓石而宝焉. 若夫随侯之璧,荆岫之瑜, 然而犹言之曰:“丘山之功’’, ‘‘连城之价’’”者 , 贵于意而贱乎物也. 故玉人之所患,患玉石之不分, 况乎君子之所取友乎? (《荀子·法行篇》) 这是荀卿跟楚国人讨论玉的时候举的一个例子:有人拿一块玉去跟另外一个人打赌,说自己有块宝玉,结果对方说是石头;然后两人就去找专家鉴定。这个“吾与女言尔未初(初)即然”中的第一个“语”就是具体的一句话,可以理解为“我对你们说”或者“我跟你们说了”什么的,而那个作为宾语的“如”在这里显然也是动词而非名词。
所以说呢,古代的“语”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比较泛的概念,大概只能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讲”之类,而“言语”这个词在古代一般都不是指我们常说的“语言”而是更接近现代汉语中“话”的意思,因为当时的人不会用“语”来特指一种“语言”。 在这一点上,古人倒是比今人要严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