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1.从甲骨文开始,“冉”字的形状就似一顶帽子。 《说文》曰:“冄,毛冄冄也。从冄,冄亦声。凡冄之属皆从冄。”徐鍇解释说:“謂毛之屈曲生冉冉然也。”段玉裁注曰:“按今人谓毛之初生冉冉然者曰冄冄,謂毛之微者也。此言毛之有馀者。如謂毛本冉冉然则误矣;若云毛初起时冉冉然,则与下文‘毛’义相涉而误也。毛初生曰毫,曰氂。” “冄”是个形声字。其甲骨文字形像帽子,中间部分的一横是假借为“底”的字头表意,表示这是帽子的底部(即“底”的本义)。整个字形形象的是戴在头上的帽子。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小篆将金文的底边变形写成“田”,使字形变得更为整齐美观了。隶书、楷书继续将小篆的底边变形写成“点”“撇点”,最后变成今天的字形。
2.从造字原意来看,“冉”当指用布做的帽子或头巾之类的东西。 许慎认为“冉”的意思是“毛冄冄也”,也就是毛发微卷的意思。但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成立。因为“毛冄冄”只能形容短小的毛发,而不能形容长的毛发——如果用来形容长毛发的话,那就得反过来讲成“毛冉冉然”——这就等于说毛是“慢慢生长的”而非“微卷的”了。所以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根据《说文解字》对同部首汉字“毫、氂”的解释(见上文引用处)可以看出,这些词的本义均是指长而微卷的毛发。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冉”的原义应当是长短不一的长而微卷的毛发。这种长而微卷的毛发最有可能的就是布做成的头巾一类东西——因为用布做成的东西最容易呈现出长短不同的特性来。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冉”的基本含义就是:长长的微卷的布类装饰品。 由于古人常用“冉”来修饰一些表示方位的词和动词,因此这个词逐渐发展出了一般名词所没有的一些引申意义。
3.按照古人的说法,“冉”的引申义之一指的是日出日落的方向,因此,凡是向东或向西的地方都称之为“冉”。 据考证,这个意义上的“冉”最早见于《诗经·齐风·东方之日》中:“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朱熹集传对此句解释说:“东向日也……东方之日,君之名。日在东方,故称君。盖言卫宣公名姜,姜即西方之木,以兴日亦西方之阳物;宣公又取齐女而生伋。由是观之,则所谓‘东方之人’者,盖以宣公为东方之人耳。”这里的“东方之人”就是指向东之地一一也就是太阳升起落下之所在。
4.除了以上两种意思以外,“冉”还常常被用作一种时间单位。
《左传·昭公七年的记载》中说:“冬十月癸未朔,冬至。”……“十一月辛丑朔,冬甲子,越王无彊率诸侯伐吴……”杜预注解说:“‘甲子冬至’者,甲乃十干为始,子时阳生于午,故曰冬至。……自‘辛丑’至‘甲子’四日十有二时半,日月交会于子,故曰甲子,冬至也’”。由此可知“甲子”是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它是把冬至以后的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刚好两小时.十天就是一个周天.一个轮回下来正好是一个月的时间。那么也就是说“甲子”实际上是古代的月份单位。 根据史书记载以及现代人的研究,我们知道在商代时一年的时间为三十五天多一点,每个月有三周零两天,每一周的计时方法为一日至八日为一旬。到周代以后,一年时间缩短为三百五十天左右,并且规定每月为三旬。春秋战国之际,人们将这一制度加以改进,把一天划分成了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一个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搭配作为计时标志,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历法———干支纪年法。这样一来,一年就成了三百六十五天。每个月就变成了三周加二天的结构形式。
5.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大致知道了“冉”的主要几个含义:第一是“长发微卷之物”,第二是“东边或者西边”,第三是“一月之中的某一天”。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虽然“冉”字的本意并不是火,但在古代,它却经常被用来表示火的颜色———这就是所谓的“赤色”。 我个人认为:既然“冉”是红色的,那么它的五行当属“火”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