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一字属什么?
“字”这个汉语词汇有双关的意思,即指单个字,又指人的表字(别号)。古人一般都有自己的表字或号,所谓“名”是幼时取的,供长辈称呼用;“字”是成年时取的,供平辈、亲朋交往时用;而“号”大多是中年以后自行取的,供自己自称或用别人称呼用。比如苏东坡,原名苏东坡,成年后自取名“子瞻”,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东坡道人”等。题主所说的“字属啥”其实是想问一个人的【号】是什么属性,那我就按照这个问题来回答了。
首先我们得知道古人是怎样给自己取号的!因为古人讲究“名、字、号”的区别,所以给取号一般是在名、字之后。怎么个取法呢,古人在科举考试时中了进士或者举人就会有人邀请其为自己做东庆贺,这种请客就叫“燕集”(相当于我们现在同学聚会),在燕集中,同科及第的人一般会相互起一个号,表示亲昵之意。比如“大魁天下”的王十朋就给自己起了两个号——“梅屋”与“梅圣俞”。那么古代文人墨客们取号有什么特点吗? 当然有了,这些取号大多都与本名有关联性,也就是所谓的“别名”。据明朝《万历野获编》说:当时京城士大夫“喜以别号自鸣”,故“其别号往往与正号相去远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文人的别号吧~
一、王十朋——梅圣俞 王十朋是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他从小聪明好学,二十岁考中进士,一生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据说他在乡试中,由于文采出众被主考官誉为“海内奇才”。 不过王十朋最出名的还是他的梅花诗。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十二月,六十七岁的王十朋在福州逝世后不久,被追赠为太傅,谥号“忠文”。后世称他为“梅忠节公”。 其实在古代,很多名人都有与自己的本名叫得上号的别号,像白居易叫“白乐天”,苏洵叫“老泉”等等。
二、刘禹锡——柳九节、白乐天 刘禹锡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曾与柳宗元等参加主张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曾参加了永贞革新运动,因失败而被贬到外地。但刘禹锡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积极地生活着,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来勉励自己。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陋室铭》了。 除了上面的外号外,他还曾用过“梦得”这一号。其实早在东汉时期便有一个叫做刘向的人也用过此号。至于为什么如此相似的原因,估计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三、苏轼——三苏 苏轼作为北宋的代表性的人物自然是不用多介绍的了。
四、欧阳修——醉翁亭 欧阳修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新五代史》《六一词》以及《欧阳文忠公文集》等作品。 他曾任知滁州。有一年夏天,欧阳修与宾客在琅琊山上游玩,觉得又凉爽又惬意。于是大家决定就地饮酒作诗,借以抒发情怀。于是就有了流传千古的《醉翁亭记》 一开始欧阳修只是给这座亭馆写了记文,后来人们见他经常来这里游玩,遂以为这里是他常来的地方。因此就将此亭命名为"醉翁亭"。
五、秦观——淮海 秦观是两宋词坛上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与张耒、晁补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他曾在汴京拜范镇为师并学习儒家经典。在得到老师的赏识和支持下开始了诗歌创作生涯。
六、王安石——荆公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他的变法对宋朝的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传有一次王安石外出访友途中遇到了一位老者,这位老人问他为何要用“荆公”这样一个名字。原来这“荆公”二字来源于战国时代的魏惠王的故事:
七、姜夔——白石、姜苍崖 姜夔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同时也是一名音乐家。他和周邦彦齐名于南宋词坛。两人都是当时著名的作家、学者。他们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姜夔从小就十分喜爱音乐,尤其是古琴。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关于音乐的描写,如《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暗香》中的“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寒窗夜雪”等都是他对音乐的深切感悟。
八、辛弃疾——稼轩 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人物辛弃疾就是其中的一位。在他的一生当中,几乎都在从事诗词创作活动。然而在这些作品里却很少有能够体现出作者本人真实的情感状态的作品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辛弃疾早年有过一次投奔南宋的经历且颇有建树,可惜最后被朝廷排斥在外赋闲在家长达二十年之久。辛大词人虽出身豪门但却始终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以上就是几个典型的例子啦~~总之古人的取号大多与本名相关,有的甚至直接取了前两个字或者是中间的一两个字。另外还有一些则是通过取号来表达一种志向或是寓意,比如说苏轼取“东坡”就是因为自己曾经谪居黄州城东边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