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为什么叫五行?
《黄帝阴符经》曰:“天生天道,地生八卦”又云“阴阳,五行,十二节”; 又引老子之语:"天道甚易知,而易不知;人道甚易知,而愚不知"。 所以以我看来这所谓的「五行」是古人对自然界五种物质及其运动状态的总结,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物. 这所谓的5种事物应该是人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所以用“五”),而且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不同,并发现它们是有规律的重复出现的(所以称行). 而现代科学认为地球上的所有自然现象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理性质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都可以归结为原子、分子等基本粒子。而原子和分子的不同形态和排列方式决定了物体的密度、硬度、导电性等不同属性,这些属性的不同导致了万物的千差万别——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至于这五者为什么被古人认为是「金木水火土」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恐怕得问古代人了...但按照我的想法应该是由下面几个原因所致: 一、颜色 首先,古人观察自然并赋予其颜色的能力还是非常强的。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他们之所以能把五色分得非常细致是因为地球的大气层中存在大量可以阻挡不同波段光线的微粒,而这些颗粒又因为大小、形状的不同把太阳光分解成了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单色光。这种肉眼无法分辨的微小颗粒被人们称作“散射粒子”或“气溶胶”,而它们的存在也为人们进一步研究色彩提供了依据[1]。 二、质地 第二点则是从质地上讲:金是金属,水是液体且流动性很强,火是高温,木则是一种疏松多孔易燃烧的物质。
三、声音 第三点是声音,金的声音清脆,水流动会发出哗啦啦的声音,火的声也是尖锐刺耳的,而木头燃烧时则会发出噼啪响声。 四、人体 第五点可能是古人比较关注的人体感受了:皮肤属金,骨骼属木,血脉属火,汗毛孔属水……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猜测啦~具体原因还得是请教古人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