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义哪个?
《五行大义》有四种版本,一般以“魏国公本”较为流行 【1】隋朝·王谊撰写的《五行大义》(此书现存) 又名《魏国公本五行大义》、《梁皇忏法》等,成书时间不详。是梁武帝时所制,后经北魏孝文帝和周宣帝修订过的《佛说金光明经·功德使利益品》中的仪则,因王谊被封为魏国公而得名魏国公本;因其序中称此书是根据梁武帝的讲说整理而成故又称为梁皇帝本。该书中的内容大部分出自于南朝齐代僧人志远所著的《四谛义》二卷与南朝宋时期僧人昙学所著的《三论宗义记》一卷,而其中对两书的引用有时还错漏了原文的内容,所以学者认为这个版本可能并非完全根据梁武帝的讲说来编缉而成的。其文分为九章:第一至第四章为论五行的意义,第五及第六两章是解释四时,第七至第九章则是解说十干和十二支以及纳音五行。
【2】唐朝·李淳风等人撰写的《五行大义》(此书已佚) 原题曰《黄帝说五行大义述》,是唐高祖武德年间由李淳风和道士袁天罡一起编订完成的,但现只存序言,而且关于这本书的性质也有争议。
【3】宋朝·张行成的《五行大义》 (此书已佚)
【4】明朝·朱熹编纂的《五行大义》(此书今存) 又名《朱子本五行大义》,在明末由南宋时期的理学思想家朱熹进行重新编辑整理过且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