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五行属性什么?
《百家姓》中“赵钱孙李”四大姓氏,“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四大姓氏排名于前五。而《中国姓氏大辞典》却收录了23813个汉字姓氏,其中单字姓(也就是一个字一个姓的姓氏)就有22744个,复姓569个。 在这569个复姓中,有“上官、欧阳、司马、东方、钟离、端木、拓跋、皇甫”等10个姓氏,其姓氏来源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可以说是有很悠久的历史了;而有的复姓“尉迟、贺兰、拔拔、长孙、呼延、宇文”等等则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是随少数民族迁移而带入中原地区的姓氏。
而在这些复姓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大部分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部首——阝。例如前面提到的10个大姓全部都有“阝”这个偏旁。而像“东方、钟离、司马、尉迟、贺兰、拔拔”等姓氏更是有两个“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啊,这里边的“奥秘”在于古人用字的习惯。在古时候人们不习惯用一个一个字来称呼同一个姓氏,而是把属于同一姓氏的族人的名字连在一起叫。这就导致了同姓的人往往名字中都带同一个偏旁。例如,我们常说的“上官家族”“司马家族”中的“上”“司”就是一个意思,都是指这个家族的族人名字都带“上官”“司马”这两个字的偏旁部首。 而当这个姓氏的人口越来越多,姓这个字就负担不起记录姓氏的重任了,于是乎复姓就成了姓氏的主要形式。为了区分不同姓氏的人的差别,古人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就是在姓的后边加上一个“氏”字。这样即便是一个姓的人群,因为年代久远分成了多个分支,姓氏后边的“氏”字就会起到区别作用,显示出各个分支的区别来。
在这种制度下,姓氏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只有一个“姓”用来标记部落或民族的血脉传承,多个“氏”则用于标记部落或民族内部的分支及籍贯地。而“名”则是个人身份的标志。所以古代的“姓”“氏”“名”三者关系类似于现代的“族群基因”——家族血统(姓)+地域籍贯(氏)+个体识别(名)=完整的人。
因此可以看出来,“形(姓)”和“声(氏)”结合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姓氏。就像我们的姓名一样,姓是一个名称的字,氏是另一个名称的字,二者共同组合成为一个符合祖先记忆传递的信息。 所以题主的“型行”可能应为“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