祎五行属土还是木?
“祎”字的五行应该是土,但是,因为土是晦气、无用之义,所以“土”字面的意义不用。 古人造字是很严谨的,“祎”字也是由三个偏旁组合起来的会意字。其本义为:系带子之衣。 《说文解字》解释为:“祎,饰也。一曰作履。从巾,声。” 段玉裁注云:“饰亦衣裳之称。‘有女怀春’谓衣服之侧幅也;‘孔乙己’谓衣服之里面也;‘孟姜女’谓裙脚也……此字当以衣为正。” “祎”的金文字形如下: 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祎”的字面意义就是:装饰华丽的衣服。 所以,“祎”的本义是指一种服饰。 不过,因为古代的衣服和现代的衣服不一样,是用不同材质的布帛制成的,所以“祎”字也常用来借代不同的布料所制作的衣物。用“被”指代被子类的贴身衣物;用“絺”指代细葛布做的夏装;用“袞”指代古代帝王及诸侯大臣穿的绣龙绣凤的礼服等等。这些字都属“衣”部,现在大多已不再使用。 除了指代衣物外,“祎”还常常用来形容高大威猛的武将。如《礼记·檀弓下》中有言:“大夫去国,曰‘孤’;士去国,曰‘弃’。”郑玄注解说:“去国万里为孤,百里为弃。”三国时刘备投靠刘璋前,自称“孤”,魏书诸葛亮传引王平论刘备之言即称其为孤。而宋朝王柏撰《蜀汉年表》中则称:“先主,孤也。”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也指出:“凡为人君者,自汉唐以后,多称孤。”“孤”在古代用于指代君主或人臣中的尊贵者。
而“祎”用在将帅身上,可能就是基于这个含义而产生的。如《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三国吴国张昭载记中就有言:“吾乃天下豪杰,幸为司马将军所奇,并领马军万余,如何肯为杨仪所为?” 又因古时军队行军打仗是有一定的行列顺序的,所以“祎”还常被用于表示军队的布阵形式。《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有言:“晋侯观于军府,睹师旷,问焉,曰:‘鲁之音乐,何以如彼?’对曰:‘谨亮之矣。’谓其师曰:‘鲁乐如何?’”杜预注:“军旅之法,有进退之陈,有左右之阵。”宋代李昉等编写的《太平御览》卷四十引用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话来解释“左右之阵”的含义时说:“右阵,车骑俱列,左右回翔。”而“车骑俱列,左右回翔”的样子就象是“祎”字中间的两个“彡”一样,所以“祎”其实也就相当于古代的“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