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五行属什么?
“阡”,是《说文解字》536个字头中的一个,它的小篆字形上面是个“米”,下面是个“千”,意思是:一千个米。 那这个字和农田有关吗?当然有!在甲骨文中它就是一个象形文字,画的是一条田间小路两边立着两根杆子。这是商朝人在田野里用木桩标注田界、划分耕种区域的记号:一块块地都有一条这样的路作为标志。
周朝的典籍中也有记载:用条路来丈量土地、确定疆域。这路既然是丈量用的,当然应该比较直而不是弯弯曲曲的。所以,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划疆理界的时候,规定每十里为一里,每一里用一根标竿(或木头)做记号,中间道路自然是最标准的直线了。 “陌”的意思呢?《说文》的解释是:“十丈也。从田从末。”“末”的意思是“禾穗末端下垂”,引申为“末端”之意。“十丈”是什么意思呢?汉代的经学家说是指“步百为准”,也就是一百步长的一块田地。东汉的学者郑玄解释得更详细:“一夫之田,东西南北步亩各十丈。”其实,“十丈”就是指一亩田的长度。
我们看一些汉代的图画或者汉墓里的画像石上都有田间小路的形象,这些路都是又宽又平的,这和“十丈”这个长度一致。 那么,这条标注土地边界的路是不是就是“阡”呢?当然不是。“阡”是连接很多这样的道路的。
我在一篇讲“村”的文章里说过:秦汉时代,每个村庄都会有几条这样的路,它们将村庄里大大小小的土地分割成整齐的方块——这种路就叫“阡”。而“陌”则指另外一条路。我曾在陕西的汉墓里看到过一幅彩绘雕刻,整个画面分上下两层,上层五个人在聊天,下层一人牵牛,一个人拿着尺子测量,旁边还有两个人好像在帮忙打下手。这幅画的含义很明显:这个人正在给这块地量方(也就是计算面积),准备划出去卖。他的身后是一排房舍,这说明这人不是农民,而是地主或者官府的粮仓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