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别五行属性划数?
这个问题问得好,很多初学者都搞不懂这个“五行的属性划分”到底是怎么个事。 这里就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十干化合。 “十天干”在五行中各自所代表的五行属性是非常容易看到的: 甲属木,乙属木,丙属火,丁属火,戊属土,己属土,庚属金,辛属金,壬属水,癸属水。 但是,这些天干彼此之间的关系却不仅仅是单纯的“生克”关系能够表达的。因为六十四甲子中的每一个周期都是由十个干支组成,而干支之间是存在着化合关系的。 所谓化合,即是地支中所寓意的五行之气通过天干相互流通、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物质。
以甲子为例:甲属阳木,子属阴水,水生甲木,木中有一阴阳相和之气;又以丙子为例,丙属阳火,子属阴水,水火既济,故有“阳极生阴”之象;更以庚子为例,庚属阳金,子属阴水,金水相生,且有庚金克制甲木,子水生丙火之意,所以这“三子”之中均含有五行“相生”之意。 再以辛丑为例,丑属阴土,辛属阴金,土生金,且有辛金克制甲木,助庚金劈甲之能,因此这一对干支同样蕴含了五行相克、相生之理。 如此循环往复,十干皆然。于是乎,我们就看到在六十甲子当中,每一组干支所包含的五行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多变的,它取决于该周期五行相合的结果。这种“合”的关系正是决定五行所属的关键因素(当然,五行所在的位置不同,其影响力也有大小之分)。
五行所属的关键不在于天干所含五行之本气,而是看地支所藏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 在此需要补充一点:以上所述仅仅是就单个干支而言,倘若涉及多个干支则又另当别论,其中变化相当复杂,已超出本文讨论的范围。在这里只需要记住一句话即可:多个干支同时出现时,干支中所含五行之量(即生多或者克多)大的那一项则在该组合中起主要作用,其余被克(生)的干支所含五行之量小的那一项目则处于次要地位。换句话说就是:胜者恒强,败者恒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