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里什么物品代表水?
五行学说的创立,与上古时代人们观察自然、认知自然的科学态度密切相关。古人通过大量的观察和体验,发现宇宙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而且各种物候现象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循环往复着;不仅如此,他们还观察到自然界还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存在,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水相涵”,以及“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等关系。 基于这种种客观事实和现象,古人就设想出五种物质——木、火、土、金、水,称之为“五常”。这五种物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生不息,构成一个永恒的运动变化系统,即五行学说。其中,“木”“火”“土”三种物质具有生发、成长、旺盛的特性,故称为“阳”(阴的含义在此处是指相对静止的物质);而“金”“水”两种物质则具有肃降、收敛、潜藏的特性,所以被称为“阴”。
五行学说不但揭示了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的关系,而且也为中医理论中脏腑功能及其阴阳属性提供了依据——“肝属木,脾属土,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同时,中医还将人与自然界密切结合起来进行观测,以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中医学还注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外上下也是一个整体——上至头面五官,下至四肢百骸,内至五脏六腑,外至肌肤腠理,都是互相影响,缺一不可的。在诊疗过程中就必须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