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木之子为什么?
“五行”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管子所著《管子·枢言》篇中,原文是: “五行者,何也?曰:‘行,谓人行步也’。……故曰:‘有知其道者,行之;无知其道者,行之。’”(《管子·枢言》) 这里的“五行”就是五种行为、五类事物了嘛!与金木水火土没有任何关系。
到战国中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五行”被用来指代五大类物质——“木、火、土、金、水”——它们被理解为物质的五种属性: 这是《黄帝内经》中“五行”的原始含义,也是中医理论中“五行”的基本涵义——木的火土的金水的水克的木。这里没有提到行走之类的行为。
不过,在《黄帝内经》中,有些段落提到的“五行”似乎又和人的生理、病理联系起来: 这段文中所说的“五行”显然是指五种情志——怒、喜、思、忧、恐,和人体五脏密切相关:胆属木、肺属金、脾属土、肝属木、肾属水。情绪的变化会影响五脏的功能,而五脏功能的失调又会反映到情绪上。于是,中医理论建立了这样一个体系:
当然,这种联系并不是必然的。例如,《黄帝内经》认为五脏中的脾和中土有关,而在西方医学中,胃功能发生紊乱会导致脾虚;同样,肾和膀胱相表里,西医认为二者关系密切,但中医理论中这两个器官分属水和肾,并不在脾胃之内。可见,中医讲的“五行”包含万物万象,具有极大的概括性,而非西方哲学中的那种具体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