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属五行什么时候?
厦门,隶属于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东经118°04'~120°33'、北纬24°23'~25°15'之间。北接省会福州,南临经济特区深圳,西邻繁华的泉州市,东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距离仅10余公里)。辖6区,常住人口395.38万人[1] 。
厦门由台湾海峡中北部沿岸向北延伸进海峡所形成的岛屿,东西长而南北窄,形似一条斜立的柳叶,故有“厦门半城”之称;又因岛西南方地势较高,又有“海上花园”的美称。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加上旧时交通不便,历史上厦门极少受战乱扰动。加之气候温润,风调雨顺,因此历史记载中厦门的灾害较少。据《厦门市自然灾害年表》统计:1700年至1996年间,厦门市共发生较大地震3次,5级小震22次;1871年至1996年间,共发生台风137次,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其它自然灾害主要有海水倒灌、咸水入侵、洪涝、台风积水等;生物灾害主要有人畜瘟疫、水稻病虫害等。在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有1920年的8级大地震和1975年的台风暴潮。前者造成全市破坏惨重,损失巨大,后者也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自明朝嘉靖年间以来,厦门一直属于泉州府管辖,直到清末才划归福建巡抚部院直接治理。
一、明代及清前期(公元1380年前) 据史载,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王朝之初,就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命傅有德率领云南军入闽平乱,并筑城屯田。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福建都司下属的厦门卫所基本建成。当时岛上居民以军户为主,有“千总一,百总二,旗兵三百,屯卒八百”,并配备炮位,设水牢,建官署,实行军屯,民耕,官种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制度。可见此时厦门之军事色彩。
明中后期,由于沿海倭寇猖獗,为防倭侵扰厦门,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在厦门周边海面设立水寨,派水师驻守,以防倭敌。同时期又在厦门附近海域设置铁锚池,作为贮备铁锚、缆绳等场所。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此时厦门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抗倭,但倭患并未彻底根除。直至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在嘉靖皇帝“严剿永绝”的指示下,提督胡宗宪采用诱降与围剿相结合的方式,才将盘踞在厦门的倭寇全部消灭。 清代初年,厦门的军事作用仍十分显著。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曾在厦门驻守水师,以防台湾土著反清及海外荷兰殖民者侵扰。同时为了扼制南洋英、葡殖民者的活动,康熙帝还命令水师前往广东外海与南洋一带巡逻。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两广总督李侍全鉴于闽南地区“盗贼纵横”“民气顽悍”的情况,请求在厦门等处驻兵,加强治安控管,得到朝廷许可。自明清易代以后,厦门依然担负着守御海疆的重要任务。
二、近代(公元1840年后) 鸦片战争期间,厦门沦为英帝国主义的侵略地,并由此开始逐步走向近代化。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厦门辟为通商口岸,成为外国资本主义侵华的重镇之一。此后欧美人纷纷来厦创办洋行,开设工厂,攫取经济利益。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列强在厦门构筑工事,扩建军队,强化军事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为了对付在华南地区的德国势力,不断增兵厦门,使这里的军事色彩更加浓厚。日军甚至借口保护侨民和文化名人的安全,强行将陈独秀等人软禁起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初武汉会战后,日本政府准备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为了切断我西南战略后方与东南沿海之间的联系,遂调陆军第二十九军及第五十六师进入厦门,加强海空兵力,准备袭击长江上游的军火船。不久,又增兵至两个步兵旅团加一个炮兵队和一个通信队的兵力。随着战局的变化,日军于1941年秋撤走了在厦的大部分部队。
三、现代(公元1949年后) 新中国成立初期,尤其是“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对厦门的建设投入了很大力量。特别是重工业方面,如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化”)、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等部门,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从而奠定了厦门日后经济腾飞的基础。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厦门推行科学种田,大力发展高效渔业,促进农、林、牧各业全面发展,实现了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大丰收,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厦门积极实施跨海大桥、海堤扩建等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努力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毗邻台港澳的地缘优势,全方位推进两岸经贸合作,实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大关,达到1231.77亿元,比1978年同期增长了60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