娸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娸,读音qī ,汉字五行属木。 娸基本含义为丑恶、差。《说文》有载“娸,丑也”;而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也有记载“娸,或省作‘丑’....‘丑’‘醜'古今字。”由此可以看出,“娸"的本义就是描述事情或者人等等不够完美,带有贬义色彩。所以,当我们在评论一个事物的时候,说它很“琪”,其实也就是在骂它很糟糕的意思。比如你看到路边有垃圾,你可以很“婍”地说这个垃圾桶真没放对位置;但是如果你很“琦”地抱怨怎么这么多人丢垃圾不分类,那就显得不是很合适了,即使真的很“奇”,也最好忍一忍。
“琪”“绮”“祺”“錡”等字,由于它们和“岐”“旗”“棋”“其”这些字同音或者近音,所以在古代很多时候会被混用。在现代汉语里,很多古书上面出现的“琪”字,实际上应该改写成“绮”“祺”“錡”等字。比如唐·韩愈《答崔立之书》中有这样一句“岂可使琪花琼树,高下相宜,而幽隐无伦兮!”这里的“琪花”就应该写作“绮花”。再如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有载“谢灵运诗云:‘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此句最好。”“林壑”在这里读作lín hè,如果按照普通话来标音的话,应该是lín hāo。不过,这样的标注虽然合理,可读起来总觉得别扭,似乎这句诗里面“林”“壑”二字有些多馀。仔细想来,所谓的“林”“壑”其实就是指代那些茂密的树林和幽深的山沟。既然能指代,当然就不用再重复出现了。最合理的标注方法就是保留古书中的写法,把这句诗句中的“林”“壑”改为“琪”“漪”——即“林壑敛暝色,云霞收汐漪。”这样一改,不仅句子通顺了,而且和前文也保持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