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官哲良官哲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间,从门从居。 我们先来看“门”字。古代的大门是两侧对称的,所以门的笔画是七画。 《说文》释“门”为“闻也。从二户。象形……”即,因为古人认为门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所以门字旁边有两扇门的意思。 我觉得这个解释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甲骨文的门字,实际上就是一扇门的形状;金文的门字,虽然变成了一扇门的造型,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是一扇门,而不是两扇门。所以我推测“门”字最初的造型应该是上下两扇门的样子(和现代的推拉窗很相似)。

我们再看另一个偏旁——“居”字形。 《说文》中解释“居”的字形演变时说—— 段玉裁注云:“居,坐也。人有起居,房有居室。”这里把“居”的解释和“坐”联系起来,我认为是十分有用的。 因为“坐”字在古文字结构里,一般是有“坐”字的椅子或凳子形象的。 所以我把“门+居”合起来理解,认为“间”最初的意思是:房屋里(面向门口的)一张可以坐(起)的桌子(或榻)。

后来,这张桌子(或榻)慢慢变成了室内一个独立的摆设,于是就有了“问”的概念:坐在桌旁(或榻上)发问。 再后来,为了书写方便,就简化成了现在的“问”。 而“间”的意思也就逐渐被弱化,变成了“空隙”“时间”等意义。 以上是我对“间”字的一个解读,仅供参考。

韦如上韦如上优质答主

五行学说根据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也都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即“五材”,并借用来说明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这实际上是五材学说在更广泛范围和更抽象程度下的运用。这五材学说,中医称为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支柱,“有诸内,必形诸外”,五行学说,就是从这“形诸外”的“外”,来推知和验证“有诸内”的“内”的。

如,根据人的头、面、四肢、骨骼、肌肉、血液、心胸、胃肠、腹部、口唇、二阴等不同部位的不同功能和形象分别类推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再根据五脏的生理功能和形象来确定五脏分属于五行,即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