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木相克什么意思?
“克”的意思是指对自身或他物具有约束作用。 “克制”中的“制”就是控制的意思;而“克”则是打击、战胜之意。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表述为: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所以五行相生的顺序是: 水木火土生金金水木……即循环往复; 而相克则是对抗、抵制的含义。 因此五行的相克顺序便是: 木土水火金生水……也是循环往复。 所以从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看,任何事物之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这就是阴阳五行原理带给我们的启示。
事实上,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由五种元素构成的。 五行对应着五种基本物质,它们构成了世界上的所有事物。 自然界中,山是有土组成的,土里含有矿藏,水是流淌的山间的小河,树木花草是靠水和空气来维持生命的。 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行之中的任何一种元素都不会孤零零地存在。
同样,在我们人体之中也存在这五行。 在中医理论之中有“五色归经”的说法,意思是说人的五官皮肤等是有其对应的部位的,并且每个部位都对应着一种颜色以及对应的经络和脏腑。
比如: 青色入肝经,黄色入心脾,红色入心经,白色入肺经,黑色入肾经。 还有“五劳所伤”——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这些都是基于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总结出来的养生之道。 总之,无论阴阳还是五行,其精髓都在于一个“动”字——唯有动起来,大自然才能充满生机。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既然是一种系统观,那么系统的内部必然有着深刻的特殊规律。五行相生相克便是这个规律。
所谓生,就是促进,推动,去繁衍发育;所谓克就是克制,约束,去控制消解。生中有克,存中有克,相生相克是万事万物得以产生,运动和变化的根源 木、火、土、金、水。
木:枝叶向外生发,五行中具有生长,生发,舒展,条达,疏通,调达的性质和作用的事物,都可属于木。
火:火焰上腾,“有炎上,升腾,温热,通达的性质和作用的事物,都可属于火。
土:土能持养,承载万物,“有生化,承载,受纳的性质和作用的事物,都可以属于土。
火:五气为燥,金能收敛,肃杀,“有清洁,肃降,收敛,坚固的性质和作用的事物,都可以属于金。
水:五气为寒,为润,水能滋润,下行,“有寒凉,湿润,滋润,下行的性质和作用的事物,都可以属于水。
五行相生:
木生火,“以木生火,比如:燃烧时,木材可以生火,没有木材,就无法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以火生土,比如:燃烧时,火能引燃石头,使石头(土)粉碎,同时火熄灭后余下的就是灰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以土生金,比如:金属是矿物,而矿物是埋藏于泥土中,是泥土养育出来的,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以金生水,比如:“水是聚集而成江河湖海,有了金属容器就能装水,贮藏水,使水源源不断,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以水生木,比如;水是生物体的营养,有了水方能使树木枝叶滋润,持续生长,所以水生木,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和归类,主要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两种方法;
五行相克:
木克土;“以木克土,比如:植物能从土壤里生长出来,越长越多,把土壤改造成本身所需要的形态,使土壤的本性不能实现,所以木克土;
土克水;“以土克水,比如:水在低处,有洼就流,有缝就入,如果用堤坝土围起来,则无法再流动,本性无法实现,所以土克水;
水克火;“以水克火,比如:水从高处下注,如果要灭火,必须要从上往下浇,所以水克火;
火克金;“以火克金,比如:金属遇热就融化,失去坚硬的本性,所以火克金;
金克木;“以金克木,比如:金属制成斧头,就能砍伐木头,木头被斩断,就无法发挥原来的功能,所以金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