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字在五行属什么?

江京泽江京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糖”这个字,首先它不是一个象形文字(会意字),它是一个形声字。所以它的字形演变是有据可考的—— 可以看出,“糖”的篆文“唐”,上面是“高”字的“高”头,下面是“甘”字的一部分。可见“糖”的字形来自于“高”“甘”二字。 “高”“甘”二字在古代一个音,所以现在“糖”字的读音来源于此。 现在我们看“高”字的读音来源——“高”字古读如“干”,而“干”字在甲骨文中上面的部分即像一根杆状的东西;

再看“甘”字的读音来源——“甘”字古读如“馆”,而“馆”字的本义就是房子(宀)里存放的食物,由此引申出来的“甘甜”之“甘”,其造字本义也是一堆堆的粮食(禾)。 所以“糖”字最初的读音应该是“gāo gǎn”。 而后文字演化,“糖”的字体变成繁体“糖”,简体“糖”—— 再然后简化为“糖”—— 这时候“糖”字与“高”、“馆”分家了,读音也变成了“táng”。

而五行之中,“木”生“火”,“火”克“金”。“木”对应的五行为“甲乙寅卯”,“火”对应的五行为“丙丁巳午”,“金”对应的五行为“庚辛酉戌”。那么“糖”的五行就很好确定了,它是属火的! 所以“糖”这种食物很适宜在春季食用,因为春季属木,而木生火,火烤得很旺,正好可以烹制和消化“糖”类食物;而在冬季则应少碰“糖”,因为冬季水盛,“水克火”。 顺便说下,我之所以这么了解“糖”字的来历和五行属性,是因为我是研究《尚书》的,而《尚书·洪范》中有“炭金”一说,孔颖达对此作的注释是这样的——“炭金者,谓黄金生于矿,须炉冶煎炼之后,色似炭黑,故曰‘炭金’。”而“须炉冶煎炼之后”,也就是要经过“火”的工序,才能提取出黄金。所以“焰色反应”显示黄色或者说金黄色的金属都是“火”属性的。

闻人淑柔闻人淑柔优质答主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糖”字作“唐”(见字形)。“甜”字也是后来才有的。在古代,“糖”、“唐”和“甜”三字通用。“糖”字的从米从晏,是一个会意字。《说文解字》释“晏”为“晚也”。《说文解字》又释“唐”为“晚热也”。古人在制糖的时候发现,将米或谷物放在晚上阳光弱的情况下加热,比放在中午或下午加热更容易将米或谷物熬成饴,所以,“唐”字既指饴,又暗指饴的制作方法和最佳时间。许慎《说文》中说糖是“饴也”,“饴”的意思就是“粘甜之物”。这就是说糖是粘甜之物。饴糖是中国最古老的甜味剂,也就是现在说的俗称米糖的麦芽糖。用现在的科技知识来解释古人当时的这些发现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饴糖的制作主要是谷物中的淀粉在加热时,在有水的情况下,逐渐降解成小分子量的糊精和葡萄糖、麦芽糖的过程,这个降解过程主要是靠谷物中自身所含的淀粉酶的作用。如果加热的温度过高(例如中午或下午阳光下加热),淀粉酶被破坏失活便不能起作用,降解反应也就无法进行,制不成饴糖。

糖的偏旁“米”,说明它最初是从谷物中制取的。糖字的“晏”是“夜”字右下的一小半,“甜”字的“炎”是“火”字多写两点,“饴”字右边是“臼”,这三个偏旁都与制糖要用火和加热都有关系,而且,这三个字在古时候都可以解释为“热”。

因此,糖、饴、甜、晏、夜和炎的本源意义都是“热”。由五行对应五方、五季、五色、五味的规律可知,“热”属于南方、夏(季)、赤色和苦味。热的本源属性属于水,因为热的本质是水能传递的能量。所以,糖字五行应归属于南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