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五行属什么关系?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滋养、生发、帮助的作用。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循环不已。其中阴阳各有一个,所以总共有五个,故称“五行”。五行的顺序是:水(阴)-木(阳)-火(阳)-土(阴)-金(阳)-水(阴)。 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有着克制和限制的作用。
水生木,但水过多而木太少,则容易泛滥; 火生土,但火太旺而土不足,就容易灼干。 土生金,但土过多而金缺乏,就容易埋没。 金生水,但是金太多而水太少,就可能凝滞。 水克火,但水是阴,火是阳,水火不容,如果比例失调,就可能燃烧过度或者低温寒冷。 木克土,但木是阳,土是阴,阴阳不相容,如果比例不当,就可能导致土壤松动或植物无法生长。
可见,五行相生相克的整个过程就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没有绝对的“生”也没有绝对“克”,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 比如,在木生火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火,木就会失去活力,变得枯槁;但如果温度过高,木也可能被烧成灰烬。 再比如,金水相生,水多金沉;火土相生,火炎土燥。也就是说,无论五行如何相生相克,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两个本质属性的约束。
相生:按五行学说的理解,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春夏秋冬的更迭循环,是客观规律。于是有了木曰“曲直”,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土曰“稼稿”,分别以木、火、金、水、土五者,归纳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根据其相互促进和相互抑制的关系,以表示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生我为“所胜”,我生为“所不胜”。《难经·五十九难》曰:“所谓生之者……当春之木旺,以生夏之火,火旺以来实长夏土,土旺以生金,金旺以生水,水旺以生春木也。”即春、夏、长夏、秋、冬五个时令旺象是依次传递的。木与火,火与土,土与金,金与水,水与木之间是相生相成的密切交往关系。所谓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所谓“胜之者,谓如其秋之金旺,在制其春之木,木旺以制其夏之火,火旺以制其长夏土,土旺以制其秋金也。这是秋季金旺,能抑制春天的木,使木不妄动,木旺又能抑制夏天的火,火旺以抑制长夏的土,土旺以抑制秋天的金。秋金不足,所以木可以乘之,称木旺于金;如木弱,则土可以乘之,称土旺于木;其他以此类推。木与土,土与水,水与火,火与金,金与木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约束和相互抑制的关系,所谓相克。五行之中,某一行过于强盛或过于亏损时,常出现“相侮”,即生克制化的正常关系遭到破坏,致使矛盾激化。例如:肺金(金为秋令之主,肺在五行属金)病及胃,即金克木,木又传脾,即木克土,脾又及肝胆,即土克木……,这种传变即为相侮。
相乘:是五行中某“行”过于强旺,致所胜太过而造成所不胜被克服太过,其关系破坏,相“乘”即乘虚侵扰也。如某人为木旺之体,又值春夏之令,而风性病邪又盛,这三个条件叠加在一起,风邪太盛,即木旺乘土。如属金体,本有凉病,又值秋冬而燥邪太盛,即是金旺乘木。
相侮:相生相克是五行制化的重要方面,它们之间的动态维持着平衡协调,然而这种平衡往往是暂时的,如果某“行”超过了这一限度,动态平衡被破坏,克我者即被我所“侮,即相克关系颠倒”,相互乘虚侵扰为“侮”。例如:木旺能乘土,克金。水旺能乘土,克火。火旺能乘金,克水。金旺能乘木,克火。土旺能乘水,克木。它们相生相克的关系被破坏,就形成了乘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