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字的五行属性?
这个问题,我原来回答过类似问题。这里就借用下,略作修改 首先得了解什么是五行的源头。《尚书·洪范》中记载:“亥、子、丑三辰属水”;“寅、卯二辰属木”;“巳、午、未三辰属火”;“申、酉、戌三辰属金”;“亥、子、丑三辰属土”。这里把一昼夜划分为五个时间段,每个时段对应一个五行。古人根据日晷(古代的计时工具)的投影在时辰上下间的移动划分出了“五时”。而“五行”就是来自于这“五时”与“五色”——金为白,木为青,火为赤,土为黄,水是黑。这里的色彩完全是建立在视觉基础上的。 但是这种理论到了战国后期已经出现了裂痕。因为先秦出土的楚简《春秋事语》中就已经出现“五声”“五音”的概念,并且以次来称呼五种声调。这里的“五声”和汉代的“五音”相比已经有了变化。到汉代,传统五行中的金水木火土变成了金木水火土,而且方位也发生了变化——西方属金,东方属木,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央属土。同时,五色中的“白青赤黄黑”变成了“白赤黄蓝黑”,显然这里的五色受到了“五音”的影响。
随着五行理论的不断发展,到魏晋时期,五行被完全分化成了五曜(五星)和五岳。五曜代表金木水火土,分为东中西南北四行。而五岳则是东西南北中的土。这样,五行被分成了八个方向,而土位于中央兼有阴阳的性质。所以,土是包容万象的。 金木水火土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在汉代,人们认为它们是相生相克的,而且是有顺序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就是所谓的“五行相生”。而相克呢?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五行相克”。而到了唐代,人们对五行的相生相克有了新解释: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而相反,水克火,火克金,金属土。这种观点直到现代依然很有市场。 我觉得以上说法都很正确。只是我觉得五行还应该加上“无中生有”,因为它是宇宙生命运行的最高规律。它超越了阴阳,因为阴阳是相对静止的。而五行是在不断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