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五行属于什么?

姬睿晖姬睿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定义中有这样一句 “五行是对自然界五种元素的概括” 说五行为“金木水火土”实际上是说五行是由这五种元素构成的自然界。 那么,什么是元素呢?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元”就是“本原”的意思;而“素”指的是颜色。

把“元”和“素”连起来意思就是:物质本原的颜色。这里所谓的颜色当然不是我们现在化学意义上的元素,但是是古人凭借经验对某些物质共性的抽象,比如火红色代表炽热烈烈的能量,黑色代表沉重向下的力量等。。。

这种对天然物质的朴素认识,被引入到阴阳五行体系之中,从而有了“金木水火土”,也就是有形的五种元素。 它们分别对应着: 金——凉、清、辛、简(质) 木——温、和、条达、升发(用) 水——寒、润下、曲折、潜隐(形) 火——热、上炎、亢奋、宣泄(令) 土——湿、敦朴、化育、承载(气) 可以简单记为: 金木水土火。

在阴阳五行体系之中,一切事物都可以由此五类基本元素组成的五类基本状态。 当然,这五种元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我们在中医当中经常说的“阴虚则内热”实际上是指阴液不足不能制阳,导致阳气相对有余,机体处于一种阳盛阴虚的状态,此时五行中的“木”(肝)就偏旺了,它旺必“克”脾(土),所以会有消化不良等症状出现。

这就是因为“木”亢盛而“金”不足导致了疾病的出现。 所以说,五行并不是僵化的。它是具有动态属性的,它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种运动有着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机理。

寿博宁寿博宁优质答主

五行相生相克,在易经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透过五行的相生相克,可以解读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以及相互关系。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元素。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说是五个“行”而不是五个东西呢?因为五行不是五种东西,而是五种能量,五种属性。

在易经中,万事万物都是能量的不断变化,而不是物质的此消彼长。虽然日常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中,但是易经的核心仍然是能量的变化规律。而“五行”就是对能量变化所归纳的五种形式和属性。而之所以把“属性”说成“行”,也是提示我们在研究“五行”奥妙的时候,一定要追根溯源到“能量”的层面去理解问题。

行,从何而行?易经的根源是“阴阳”,从阴阳理论中衍生出“五行”。所以五行的根源就是阴阳。如果进一步展开来讲,五行就是太极图中阴阳对称分裂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变化阶段。这个过程既可以用时间来度量也可以用空间来度量。也就是说如果把太极图理解成宇宙的演化,则五行是不同时间的宇宙形态;而如果把太极理解为世间万物,则五行是不同空间的物质表现。无论怎样五行都是阴阳所经历的变化阶段,或者说成“五行”运行的路线或轨迹。所以,理解五行,同样不能拘泥于五种物质,而应该从能量变化的属性入手。

易经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广泛用于解读宇宙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和规律,并且可以对万物的变化和趋势进行预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