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行的属性是什么?
“小五行”这个概念是古人提出的,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个基本元素的性质及其运动变化形态的五种状态。这五种元素的状态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描述就是:固态、液态、气态、游离态(单质)和化合物。 这五者构成宇宙的根本要素,叫做“五行”。 古人认为这五种状态是相互资生的,是环环相扣的。比如说木生火,就是指“木”的舒展生长产生“火”;而火生土,则是说“火”的燃热状态产生了土,等等。
五行学说在古人的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被用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而且也被用来指导人们的各种行为。比如说中医用药就是遵循着五行相生的原则制定处方。而在生活中,人们也通过佩戴金银等饰品来达到相生相克的目的,以达成运势上的平衡。
现在的人接触不到阴阳五行这些古代的哲学思想了,所以难免会有误解。其实古人提出这一理论目的是试图找到一种抽象出世界本原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寻找世界的终极真理。只不过这个理论因为缺乏实验科学的支持,所以没能成功。
但古人在尝试着理解自然界的这种运动变化的规律时,这种探索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小五行人贵在五行协调、生克有序。不可多也不可缺。缺五行中的某一行或多出某一行。都会造成五脏的过盛或过衰。“五行相克”和“五行相生”的规律,都是维持五行平衡所需要的制约关系。
一、木
人中两侧外延,两眉头之间连线直下方的部位。在此部位上,有几根明显毛发,代表木。要求是:毛发通黑有光泽、不秃,不乱生在木位之外的土位、水位、火位之上。
代表人体肝胆的气色。肝为血海、将军之官,胆藏胆汁、中精之府。胆为少阳,壮阳之气,若此处明显且发灰黑、青紫色,为胆火过亢。
二、火
眉心至上唇的正中位置,在唇上的正中位置,有几根毛发,代表火。
要求:无杂毛,无纵纹,唇发鲜红少纹,不干燥不肿胀。代表心小肠的气色。舌为心之苗,若火位舌质紫绛、裂纹、肿胀而脉道迂曲怒张者,提示心血瘀阻。
此位亦代表胃、脾和口腔的“正气”部位,正常人应当唇红、润泽、光亮;若外唇黑黯,多为胃病日久;口唇紫红而滞,胃病不愈;暗红干燥多食少、食欲差。上下口唇相掩,唇紧绷,面部烘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之脂膜干燥少津所致。
三、土
两嘴角外侧连线的中点部位。要求:不能有黑点,不能有杂色。代表人体脾胃的气色。若人中部位发黑或两边大、中间缩,是为脾虚湿困;外唇苍白乏神、倦怠乏力,多为虚损之象,提示中阳不足、中气下陷。脾失健运、水谷失于精微,不能上行营养于口、唇、面。
四、金
人中正中,鼻子底部的正中位置。此处有白发、黄发为金。代表人体肺大肠的气色。
若鼻子干瘪无神、萎黄无华、粗糙多纹,均指肺气不足;若鼻柱色黑污浊,提示病重而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
鼻子亦代表“卫气”的情况,卫气不足,抗邪能力下降,肺又主皮毛,故鼻子的色泽与毛发有十分密切的关联,且鼻子干瘪,多指毛发枯槁、无光泽。鼻子光亮红润者,毛发必乌黑、柔顺、富有光泽。
五、水
整个鼻底正中金之位两侧的部位。
要求:润泽通黑,不能有杂毛横生。代表人体肾与膀胱的气色。“水为五脏六腑之海”,“五脏六腑之精而注于脑,故为髓海”。肾藏精、气化入膀胱,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发的华枯直接反映出肾精、肾气的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