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字五行为什么?

马原春马原春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给出的答案是“水”和“走”。 现代文字学认为,象形字、会意字是通过组合方式表达新义的造字方法;而声符表示声音的读音,并不表达其他含义。从“水”和“走”两个偏旁推出“游”字的字义,是不合理的。 “游”字是一个指事字,其本义应当是由某种具体行为抽象而来的。《说文》给出的第一个例子是“旌旗之旒。”古人作战时,军队前面树立一面旗帜,上面用长长的丝带(一旒)悬挂着许多小旗。小旗随风摆动,可以表示军队的数量。这种用一条飘带的指事字,在古代还用于表示行军的步伐(周代五步为“一旅”,汉代一百人为一垒,十垒为一屯——都采用五的倍数),或者表示音乐的节奏等。这些例子显示,“游”的第一个意思应该是指人在水上或陆地上的步行。

由于“游”的字形的演变与“走”“辶”的字形非常接近,所以经常分不清哪些字是“游”,哪些字是“走”。清人段玉裁在《说文》“游学”条后面列出的“游”字用法,有很多其实是“走”的用法,应该慎重选择。比如“巡行曰游,止曰走”就属于此类。 “游行”“旅游”“游历”——这些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在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里都没有收录。它们反映的“游”的引申义,都是近代以后才出现的。其中很多意义都带有“走动”“行走”“到处走动”“参观”等含意,属于现代汉语中所谓的“动补结构”,即后缀“游”的字多带有“走”的意思。因此可以说,“游”由最初表示“走”,逐渐引申出多种意义,最后形成现在常用的诸多词语。 至于“游”的第一义项(见《说文》“旒”字条),则被“游行”“旅游”所取代了。不过这个第一义项保留在一个成语之中——“游刃有度”。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用刀子割东西,不但要锋利,而且还要使刀锋离东西的距离掌握得很好,这就是“游刃而有度”。这里“游”的第一义项仍然被保留下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