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是五行中属什么?

佟一山佟一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印”这个字,最早指的就是印章。所以从五行的意义上说,“印”属于土。 但古人造字是很有规律的,“印”的上面是个‘曰’(yuē)下面是个“辛”。“日”属火,而“辛”五行属金。 所以,古文字学家们认为,“印”的字形符号实际上表示的是用火烤金的制作过程。用火烧制黄金,然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印”,也就是印章了。 秦统一天下以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币同形,统一铸造货币,统一修建驰道,统一度量衡等等制度。在文化上,也是统一的文字,统一的小篆,作为官定文字推广全国。

小篆是从大篆演化而来的,形状稍作简化,更加工整。但“印”这个小篆字体的形状和甲骨文、金文比起来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变成了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已经变成了“目”下边的“辛”也变成了“音”。 这种字形上的改变意味这什么?

第一,意味着“印”字的五行属性改变了,从土生金变成了火克金。

第二,说明“印”字本义变淡了,逐渐被“印记”“留痕”等字所代替。因为用火烧制金属冶炼技术一直存在着,而用印章盖个红戳子就只有秦朝才有的特殊行政措施。汉唐以后的官府文书用印都采用蘸朱砂抹印泥的压戳方法。明清时期甚至出现了刻章行业,民间私人用印开始流行起来。

第三,也意味着“印”字成了姓氏,并且成为了中国一个非常大家族的姓氏——司马迁编撰《史记》时,就把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公孙贺、公孙敖以及卫青的大老婆霍去病的母亲霍君孺都记录在了自己的史书中——他们的姓都是“印”;隋唐时期著名的鲜卑贵族拓拔氏也改姓“印”姓;宋朝时期的西夏国主李元昊也把“印”姓作为自己的姓;满清时期的满洲八大姓之一伊尔根觉罗氏后来也改为“印”姓……

符丽姗符丽姗优质答主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万物皆从这五个元素中演化而来,而印章的各个元素中也有着对应五行的属性,不可相冲。譬如我们常见的朱文印,字红底白,而黑色为水,所以朱文印多不宜用黑色印泥。

而“玺”字,有说从金从土,也有说从玉从土,其实究其根本,“玺”字是对最高贵的玉的称呼,帝王所用的印信是玉制的印章,所以“玺”是金中所含土气,而朱文玉玺,字红底白,也是金中有火,木生火,火生土,正是生生不息之相,所以朱文玉玺用朱红印泥,帝王专用。

而对于一般的官印,无论是汉代的龟钮印,秦汉的半通印,都是以铜为主要材料,那么“印”字就是大土之象,官文用印一般要求字迹清晰端正,所以以白文为多,字白底红,土中有木,木能成文,也是相生之相,而黑色为水,水能克火,所以为相克之相,所以一般官印,不宜用黑印泥,而朱红印泥为五行相生,是印信之首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