肄五行属什么的?
「肄」的繁体字為「肄」,部首為「阝」。在《說文》中,「肄」字下部為「示」,上部為「言」。许慎分別解釋了這裡的「示」與「言」的意思——
「示」的意思是「天子後王之五祀也。」即指祭祀、供奉祖先或神明的地方和儀式。「言」的意思是「所言也。从二舌、齊聲。」即表示言語的意況。由此可見,「肄」表示的是把神聖的祭品或者言語供獻給祖靈而使之復活再現的過程。在《周禮·大宗伯》中則有關於「肄」的記載——
「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鄭玄注:「禋,清也。」李賢註引漢蔡邕曰:「禋之言煙。」可知此處「禋祀」即是「肄」之意,是將雲氣奉為聖物加以祭禮。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在古文字中「示」字下面常象形地畫一隻手(參見「祭」字),「言」字則常象形地寫成一束蘆葦(参見「辭」字),所以從字形上根本區別不了「示」与「言」二字對應的文字。我們今天看到的許多古代篆體字形「示』」和「言」的字形其實都是「肄」字的異體(比如「祀」字),它們都表達同一個意思。 另,「肄」字在上古文獻中還常假借作「漬」字使用,意思是「漬」浸「漬」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