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火的植物什么?
五行,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它和阴阳一样,都是古人用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生理及病理现象的简捷抽象模型。 木火土金水,对应的是春夏秋冬四季。其中,春生夏长,象征草木之木生发蔓延,因此春季对应的就是木;夏季阳极盛阴微,热盛燥裂,正是万物生长茂盛之时,所以就是火;立秋节气过后,金开始克木,树木的旺盛生长受到制约逐渐落叶,此时秋凉叶枯,为金;而冬季水冷木衰,便是木有“水生”之意了(其实这也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含义)。这样,一年四季被五行完全涵盖。
同时,人体的五脏六腑也被五行一一对应上来。因为五脏是人体阴阳平衡的根本,故称之为“中”。而六腑主要参与食物的消化及吸收,被称为“消”。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具有木的生气勃勃的特征,故称“木”“东方”以应春天;胆为中精之气,有存储精气的作用,被称为“中央水谷之海”,因而属“水”,位“北方”;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具有“土”的特质,称为“中央土”;肺气清宣肃降,具有“金”的性质,故称“西方”,心肺二脏的位置也在上焦,与“火”相应;肾者气之根,主生殖孕育,具有“水”性,故称“北方”,且因肾位于腰部,腰为肾之府,又称“肾府”。
五行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对立统一。即五行之中,每个行都有其对应的另外一行。如木火土金水。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就是所谓“五行相生”。还有五行相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意味着相互资生、扶持。五行相克,则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五行之间既是彼此独立又互相关联。这种对立统一的哲学模型,被广泛应用到自然和社会等领域。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五行学说更是起到了核心作用。它涉及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病因病机、用药规律等等许多方面。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的观点。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顺应自然的变化,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远离疾病,健康长寿。 而这一观点的实现,无疑需要我们的大脑皮层起作用。因为在生理状态下,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对于维持人体阴阳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倘若这两种状态失司,就会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继而出现精神症状。中医认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故而心理疾患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归属为“心火”和中焦气滞导致的心神失养或失调。这正如孙思邈所说:“心病,则心气虚,气虚则五脏六腑之气皆虚。” 对于心火及中焦气滞导致的情志病,当采用清心利湿、疏肝理气的方法。
由于中医非常讲究辩证论治,故而在治疗上也是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