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火和火相生吗?

祁学科祁学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火在五行中对应的是南方,在四季中是夏季,在五声中是徵音(相当于简谱里的5),在五色中是赤色.... 这么多的“火”有什么不同呢? 古代的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不同的物体受到火的作用,会有不同的反应——有被烧焦的、有被烧红的、有被烧黑的....于是人们根据物体的这些反应把物体分为五类: 木型物体——容易燃烧,温度足够可以烤熟食物; 火型物体——非常容易燃烧,温度足够可以熔化金属; 土型物体——既不容易燃烧,也不容易被浇灭,温度足够可以烧制石灰; 金型物体——不燃烧,也不容易被烫坏,温度足够可以把金属加工成器物; 水型物体——不燃烧,也不容易被烫干,温度足够可以溶解金属。

除了以上五种元素之外,剩下的就是金木水火土了!所以,古书上说“凡五者,天地之正器也”(《礼记·郊特牲》)也就是说金木水火土是人类用眼睛能够看得到,用手能够摸得着,并且通过火烧能够验证的真切存在的东西。 而后面几种五行就属于抽象五行了,它们是古代中国先民基于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创造出来的一种符号系统,用它来表达某种无法直接用肉眼观察到的动态过程或状态。如春季万物生发、夏季炎热燥烈、秋季肃杀凋零、冬季寒冷闭塞等。这种抽象五行与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具体的事物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它们都归属于五行之中,从而形成了五行相生的关系。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的: 火属性的东西多了去了,但是用火属性来表示的情感或者事物状态只有两种:火热和水汽。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就是火生土的原理所在。 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火的温度足以使物质发生热胀冷缩、化学变化甚至发光发热的现象,而土壤中的水分则能充分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并使之缓慢释放以维持高温的状态。所以说,火生土其实是物质在高温状态下发生的一系列活动。

夔凡美夔凡美优质答主

五行相生就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生的规律,是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之一。利用这一规律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五类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相互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关系,还可阐述脏腑生理功能的相互资生,如肝木之气舒畅条达,疏泄脾土,维持脾胃升降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脾土的运化。

简言之,五行火和火不相生,一个事物如果能生自己,那么,它就能无限制发展,永不湮灭,天下岂不乱套。

五行相生,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基础。“生”含有“生化、产生、助益、资生”等含有“生化、产生、助益、资生”等积极作用的内涵。用阴阳学说来解释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资生、相互助益、相互增进的关系,是因为,任何一种五行的属性,本身又都存在着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故木有阴木、阳木;火有阴火、阳火;土有阴土、阳土;金有阴金、阳金;水有阴水、阳水。因此,“阳木”之气可以生“阳火”之气;而“阴水”之气可以生“阴木”之气;“阳木”之气也可以生“阴木”之气。木生火是木之阴气生火之阳气,或是木之阳气生火之阴气;火生土是火之阴阳之气相互作用而生土。由此可见,木和火之间,火和土之间不能“相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