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是韩国还是中国?

西妍郦西妍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楼上的解释是对的,但不太严谨。“舜”字写作“舜”,读音为shùn或xiù;而“箫”字的繁体字作“蕭”,读音为xiāo。这两个字在古代并不一样,而且意思也不一样。但是,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合并了,读法和写法都统一为xiē。 也就是说,从历史角度来看,萧和笙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虽然古人可能不对这两件乐器做严格区分),就像英文的“pen”和“paper”一样。但从现代角度来看,它们已经是同一个词的两个不同形态了(一种语言称为“词形变化”)。 那么,现在这个问题就变成——这个词是什么时候由谁引入到韩语中的。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目前能确定的是,这个词语是中国唐朝时期传入韩国的。

根据《中文大辞典》记载[1],“簫”字最初写作“蕭”,出现于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而“簫”字的简化字“萧”,则出现在宋朝(公元960~1279年)。 同时,这本书还引用了一首唐代人的诗作为例子来证明“蕭”字的存在——“前朝落魄郎,独倚蒿藜席。手卷十洞箫,吹向云中立”[2]。

另外,我还查阅了其他一些古籍,发现“箫”字最早的写法并不是“蕭”而是“肅”,并且一般与鼓一起出现,如东汉袁康所著的《越绝书·记宝命诀》中就有“齐桓公得吹肃二孔一尺四寸”的句子。不过,“瑟”字却经常出现。 由此推测,“瑟”字可能是“箫”字在古汉语音译过来的外来语。

参考 ^ 《中文大辞典》(修订本)  URL ^ 中新网国学频道引述自南宋诗人陆游所作《雨晴即事》  URL

步嘉梦步嘉梦优质答主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流传于中国多个民族和地区,是一种很古老的吹奏乐器。箫一般用U盘、紫竹、白眉竹制作而成。在古代,箫被称之为“萧”,其与萧相混淆。直至1922年5月,我国《国语月刊》刊出音位改革方案,提议废除简谱字音“si”发音为“si”,采用“xi”发音。

箫文化在韩国非常受重视,一些重要场合演奏用的乐器大多数是箫,如韩国国君的葬礼等等。很多韩国明星如Rain、少女时代、Super Junior、东方神起等在歌曲中都融入了箫文化。

“箫”和“笛”在外观上的区别:笛长而箫短,箫粗而笛细;“箫”是“吹”发声音,而“笛”靠“气流”发音,因此箫需要乐手用力吹,而笛子则需要控制气流。箫的音色深沉浑厚、幽静典雅,古色古香,常用来表不忧愁、悲凉的感情。箫的代表曲目有:《凤凰台上忆吹箫》、《梅花三弄》、《妆台秋思》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