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以上是现行有效直接规定孩子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此外还有大量其他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法规规章,这里就不列举了。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与限制的规定。其中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第三十四条规定“监护人的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权利”;第五十九条规定了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条款为家长依法带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老师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通过书面形式明确双方的具体权利和义务,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专门制定并实施于未成年人的两部重要法律。未保法和防艾法中有很多内容都对家长依法带娃提出了要求。例如,未保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第四十三条还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接受相关机构进行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对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
近年来,各地法院都在积极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通过举办家长学堂等方式增强家教意识,引导家长科学教子。
2021年3月份起,江苏南通法院审理的涉未成年人人身伤害案件均引入家庭教育评估。该院委托专业社会调查机构,从家长个人素质、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出发,对涉案家长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评估。
据负责人介绍,这些案件所涉情形主要涉及父母未履行教育、管理、救助的义务导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如与父母一起外出游玩时,孩子不慎受伤或丢失,或者未经家长许可参加课外培训、参加活动,从而遭遇人身伤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