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鬼故事的张震是怎么死的?

时顺胜时顺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85年,日本著名的相声大师铃木友三郎访华,在中国的上海表演。相声这种源自京城的古老艺术,受到上海人热烈欢迎,演出两星期满场上座。相声里讲了很多鬼怪故事,为了增加笑料,还特地请来了专业“作鬼”的人,在舞台上制造出怪声怪像,以求效果“真实”。当时在台下听笑的日本人惊讶不已:“这么说,你们中国人也相信有鬼?”上台致谢时,友三郎说:“事实上,我不信鬼,但今天,我是为你们的听众们表演。”

为什么中日两国对“鬼”的态度差异如此之大呢?在日本,“鬼”并不可怕,它是象征死亡和转生的灵物,常被拿来演出、祭祀。日本人甚至将“灵”和“鬼”看作是同一个东西,其汉字书写同音(おに、オニ),含义也相通(鬼是死亡灵物的象征、灵是活人气魄的统称),而中国的“鬼”则被看成是凶恶的、令人恐惧的妖魔。《左传》就曾记载:“鬼所恐怖,人之所惧。”至今,国人谈鬼色变,与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有关。

1、传说远古时期,人类对大自然缺乏了解,对一些突发事故,如地震、山火等,无法解释,便把责任推到“鬼”的身上。古书记载,黄帝时期的洪水泛滥,就是由于“鬼”引起。这个“鬼”,就是自然的化身,是人不可避免的自然力量。为了驱除、抗拒这一自然力量,便对它形象化,创造了各种不同的鬼,有的鬼象征洪水,有的代表疾病和死亡……

2、到了周代,“万物有灵”的思想逐渐成形。当时,人们不但把一些动植物看成是带有“灵”性的“鬼”,而且把死去的祖先灵魂也奉为“鬼”。《礼记》曰:“祭鬼之道,与死同名。”意思就是说,向“鬼”献祭扫墓,与面向死者一视同仁。此时,“鬼”与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3、到了《左传》和《国语》时期,“乱民”的“鬼”被看作是与社会相对立的邪恶势力。如《左传·昭公七年》,谈的是卫灵公身死之后,他的臣子因怨恨太师悝和甯俞毁谤先君,便做了个梦,梦中遇到一位神人,告诉他两件事:不可因小恶而怨大恩,不可因私怨而败国法。“神人”指的就是“鬼”。

4、发展到汉代,人们将鬼的形状确定下来。《论衡·订魔》曰:“今凡诞谩虚无,有无异形,有无异状?皆无,即鬼无形,何以知之?然今世语鬼,或有形,或有状,如何?凡语有形,有状,即非鬼也。”这里的“订魔”,就是批驳“鬼”之有无。尽管它没有明确回答“鬼”是否有形,但它明确提出了“无形”是“鬼”的本质。

5、时至唐代,从“形”而上“观”,则鬼与神同。在唐人沈既济的《枕中记》中,记述了吕翁为人生梦里富贵而传道的故事:一人从江湖算命先生那里求得一朵梦符,入梦求富贵。醒后,算命者已不见了。吕翁说:“贵极无双,富无不士。吾已训成就你,自此努力前程,不可说尽。”此人成名后,寻访不遇,道傍人家指引,忽逢白发老人,却是算命先生。老人问其功名,此人答道:“功成名遂,无所不可以。”……显然,吕翁与梦中人都是一个“鬼”,即神仙,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人“意识”中形成的“理想”自己。

6、宋以后,封建礼教盛行,人的“气质”被禁锢得越来越紧。为了反抗封建桎梏,民间宗教涌现出来,道家和佛教的迷信盛行,人们对鬼的想象和崇拜也逐渐淡化。明代的“东厂”、“西厂”,清代的“文字狱”更是把人的“思维”和“想象”压缩到了极致。从清代开始,国人对妖魔鬼怪才形成了害怕的观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